中秋节假期,回到孩子爷爷奶奶家过节。
婆婆还是按照从前的那些老规矩来安排一日三餐——早上面条,中午是鸡鸭鱼肉大餐,晚上饺子。其实中秋节晚上的这顿饭婆婆最重视,因为要“拜月”,或者说老人家要用传统的过节方式来祭祀神灵和祖先,故饺子月饼必不可少。
下午我们全家齐上阵,一边唠嗑一边包饺子,其乐融融。
“妈妈,晚上别忘了走月亮。”女儿一边包着饺子,一边用稚嫩的声音提醒我。
“什么?走月亮?这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有点困惑,因为好像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这你都不知道!就是中秋节晚上,我们要出去一边走路一边欣赏月亮啊!我们同学们都是这样约定的。”
“哦,原来如此啊!没问题,晚上我和你走月亮去!”
女儿包饺子的劲头更大了,虽然她爷爷在边上不断提醒她包的饺子露馅了。
“走月亮,”我一边擀着饺子皮,一边陷入了沉思。
那是哪一年来?大概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吧?1988或者1989年,因为我记得姐姐已经出嫁不在家过节了,不会是1987年。
那个中秋节,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我会经常回忆那个晚上呢?
那时候大哥二哥尚未成家,家里还有地,每年中秋节前后我们家总会掰玉米,堆在我们家院子里。白天在地里忙碌,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饭,往往会一家老少都围在院子里扒玉米皮,然后父亲会把玉米编成辫子状,搭在院子里提前竖好的树桩上,或者院子的墙头上,等玉米慢慢晾干,漫长的冬季里再去剥玉米粒。
那个中秋节,母亲和往常一样,做了好多平日里吃不到的好吃的。在院子里,有一张油漆斑驳的简易圆桌。母亲把菜摆放好,一家人很开心的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饭菜。记忆里应该还有几个亲戚在。(我们家从来不缺亲戚在我们家吃饭,好像是我们家的传统一样,父母亲都很照顾他们。)
吃完饭,母亲照例把几个月饼分成几瓣要我们吃。对我来说,月饼差不多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之一,我除了里面的那几块小冰糖,对月饼一点食欲都没有——直到今天。
那个时节,好像比现在中秋节冷很多。父母亲晚上扒玉米皮好像会经常披着棉袄——不像现在的我们,还基本上是夏天打扮。
吃完晚饭,父母亲和亲戚们到屋里聊天去了,两个哥哥好像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清楚的记得:吃饭的时候,那轮圆月渐渐从我们家东厢房的屋顶上升了起来,又大又圆,还泛着那种淡黄色的暖光。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月亮,看它挂在苍穹,照亮千家万户。那一刻,我们家院子里那盏昏黄的电灯(父亲为了节电,总使用瓦数很小的灯泡)好像彻底失去了照明的功能。
“快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还那么圆!”我提醒身边吃饭聊天的亲人。
但似乎没有人理我。
好像所有的人对于天上的那轮明月都不感兴趣,除了我。
不是中秋节吗?不是说今天晚上的月亮最好看吗?大人们难道不觉得月亮非常值得被仰头欣赏吗?
嘁嘁喳喳聊天的大人们(在我眼里,两个哥哥一直都是大人)酒足饭饱之后,简单收拾了一下桌子就头也不回的到屋里继续聊天去了。
月亮被大人们遗忘了!
十三四岁的我,好像刚刚进入青春期吧,脑子里已经开始经常天马行空的思考“人生”问题了。
大人们的不屑一顾,让我替那晚的月亮感到悲哀。
我找到了一个月饼盒——那个年代的月饼除了散装的,好像就是被装在各种印刷着嫦娥玉兔图案的纸盒里。把被废弃的月饼盒撕开,展成一张大图纸样。
我坐到一堆尚未被剥皮的玉米堆上,自己使劲用屁股“造”了个窝出来,感觉挺舒服,还很惬意。
我拿着一支铅笔,在那个盒子没有图案的反面,画着我眼中天上的明月。
那是一个没有手机,也没有相机的年代。通过绘画记录下我眼中那轮和平日里不一样的月亮,就是那时的我最想做的事情。
在一张不是白纸的(是那种灰灰的颜色)硬盒盖上,除了那个圆圈一样的月亮,我实在画不出什么了。
我歪着脑袋,咬着铅笔,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我对那晚月亮的崇拜。大概我又画了几片云彩,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了吧!
那幅“作品”,早就不知所踪了!可能过了那个晚上,我也没有喜爱它很久,是束之高阁了?还是随手扔掉了?甚或是被父母亲当成烧火做饭的柴火了?
为什么快五十岁的人了,过了也快五十个中秋节了,我却总是回忆起那一个晚上?
那个坐在玉米堆上,独自望着苍穹上的那轮明月,傻傻痴痴的小姑娘,那一刻,她是不是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荒芜与孤独?
晚上回到自己家里,还不到十岁的女儿,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走月亮”。一路上,她叽叽喳喳的和我聊她的游戏,和我聊她的同学朋友。天上的那轮明月,她也只是赞叹了几句:好圆啊好亮啊好大啊……然后继续和我聊她的开心快乐。
那年的那轮明月,在我心里生了根。它还是今晚天上的这轮明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