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镇,古称弘村、七侠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
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
宏村镇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
明仁宗洪熙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宏村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为水口布局(风水屏障)。营建了乐叙堂、太子庙、正义堂等祠堂、庙宇,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清康熙元年-清宣统三年,宏村南湖书院,树人堂、三立堂、乐贤堂、承志堂等大型书院、宅第相继修建。
1949年至1982年,黟县人民政府对宏村的祠堂、庙宇、书院和承志堂收为国有,采取统一的管理、保护。
1982年,黟县成立文物管理所,对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的保护、古建维修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宏村镇
1984年,黟县人民政府首次编制宏村总体规划,加强对宏村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与指导。
1985年,黟县文物管理局对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及附属文物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古民居保护档案。
1997年,黟县人民政府成立保护规划领导组,由其文物、城建、土地、旅游等职能部门组成保护管理工作组,多次深入宏村进行综合整治,保护古民居。
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2003年3月,宏村镇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2013年12月,宏村镇政府组建了“宏村乡村客栈联盟”,以协会的形式来对宏村旅游进行统一宣传和营销,对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中国画里乡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宏村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
宏村镇
地形地貌
宏村镇,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
宏村布局
气候特征
宏村镇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C,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共2张
宏村月沼湖
水系分布
宏村镇内有月沼、水圳等河流,有南湖、奇墅水库等水源。
宏村-月沼湖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宏村镇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岩等。
生物资源
宏村镇资源丰富,是黟县优质木材、毛竹、名优茶产地之一。其中木坑村的竹海占地约6公里。野生动物主要有有豹、豺、狼、野猪、野山羊、鹿、獐、麂、短尾猴、狸、豪猪、獭、野兔、穿山甲、松鼠、黄鼬、香灵猫等。
宏村月沼湖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5月,宏村镇辖13个行政村,140个村民组,镇人民政府驻宏村。
宏村镇下辖村
宏村
际村
龙江村
星光村
卢村
泗溪村
下梓坑村
大同村
雉山村
屏山村
秀里村
塔川村
木坑村
-
-[1]
交通
省道S218线纵贯宏村镇南北,宏儒公路横穿东西,距黄山景区29千米。
街道:际村街道、北庄街道、宏村街道
省道:S218
乡道:宏儒公路、赛宏公路
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距66.7千米,半小时车程)
宏村
人口民族
宏村镇主体民族是汉族,截至2015年底,有6018户,总人口1.86万。
宏村
经济
概述
2014年,宏村镇财政收入完成65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1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8亿元 。2015年,财政收入完成676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564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63元。
第一产业
2014年,宏村镇完成农业投资5000万元,有340亩苗木基地,种植水果蔬菜700亩养殖羊1000只,养鳗鱼5000尾,河蟹10000只,黑鸡6000只。全年完成2000万元,完成猪圈1座,扩大2个山塘、新增山塘1个,放养鱼苗1000多尾。饲养青年鸡3000只,饲养成年鸡2000只。饲养柯村雏鸡3300只。截至2015年底,全镇共有12个挂牌香榧古树群,香榧面积5358亩,结果面积3500亩,产果175吨,产值2800万元。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
第二产业
宏村镇有矿泉水、机械厂两家企业,2014年,宏村镇全年分别完成投资13000万元、1395万元。
第三产业
2014年,宏村镇共接待游客188.7万人次,门票收入10119万元,其中宏村景区接待游客153.9万人次,门票收入951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5.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0元。201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24万人次;门票收入1.21亿元,其中宏村景区接待游客185万人次,门票收入1.14亿元,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
社会事业
基础事业
2014年,宏村镇旅游沿线村庄及美好乡村中心村集中垃圾治理56次,新建垃圾池 39 个,新购垃圾清运车 71 辆。摆放了垃圾桶 400 个,聘请垃圾清理和转运人员110 人。省级中心村全部制定了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违章建筑治理:加强违章建筑督查力度,目前发现违建 29处,通知停建 29处,组织拆除8 处,自行拆除6户,整改15户。 广告标牌治理:对旅游沿线各类未经许可的广告牌采取现场测量、确定位置、拍摄照片、梳理归类等步骤进行全面摸底。截至2015年底,已对辖区内80余块广告牌进行了造册登记。完成投资870万元,完成宏村印象,宏村协里苗木基地,悦榕庄、龙江下轴等点绿色提升面积39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