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6月
(大三下学期)
地点:南京禄口机场
我送爸妈进了安检,因为害怕控住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没等他们进入安检通道,我就先转身走了。但是,从安检口到机场出口这一小段路上,我却一直在回头。
尽管已经看不到他们,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回头,朝他们走进的那条安检通道看。
心里某种一直在变化的情感再一次涌上来,只能强忍着不在大庭广众下流眼泪,一直到我坐上出租车。
从机场返回学校的路上,过去三年来的种种都随着眼泪,一点一滴流出来......
那是我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到学校报完到的第二天早上,爸妈由于工作原因,就要返回老家了。
在宿舍楼下分别的时候,爸妈眼里头都是藏不住的伤感。
我老妈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她就算难过,也很少会哭,而我老爸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只是他又不敢在我面前哭,只能在转身的时候偷偷的抹眼泪。
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可全都没往心里去。我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不是有一点舍不得,反正当时的我没有丝毫的悲伤。
满脑子都是自己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那种摆脱了高考束缚和家长管理的自由时光。
说了最后一声再见,我转身走回宿舍楼,依稀能感觉到爸妈一直在回头看我,落在我身上的目光像是有某种引力,把我往回拉。
这种感觉不太舒服,所以我加快速度走进宿舍楼,让自己尽快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中......
就着头一个月的新鲜感,我觉得大学里的任何东西都是美好的。
每天上上课,偶尔翘翘课,奔走在各个社团之间,三天两头出去转一转,跟同学和朋友闲扯淡,忙的不亦乐乎。
很少会想起爸妈,次数有限的通话,也基本都是我在滔滔不绝地讲些有的没有,几乎没太关心过他们。
主动打电话不外乎一个原因---前方战场已经弹尽粮绝,请求支援。
可是,日子一长,我慢慢发现,大学的生活远不如想象的那么自在,除了依旧存在的学业压力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人和事的压力。
以前从没觉得与人相处是一件困难的事,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世界上跟你三观不合、秉性不同的人太多。
原来不是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朋友,原来会有那么多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或许是因为南京潮湿又没有暖气的冬天太冷(南方人对北方人最大的误解,就是觉得北方人都很扛冻),从学校的树叶掉光之后,我就开始想家了。
我总盼着期末考试快点结束,想回家过有暖气的日子。
“从南京飞来本站的CZxxxx次航班已经到达本站,请接亲友的朋友做好准备”(依稀记得广播里是这么说的)
我提着行李刚从出口出来,只见不远处有个人举起两只胳膊使劲儿冲我挥手,样子活像只大螃蟹,定睛一看,原来是我老爸。
我一脸无奈地拉着他挤出人群,这家伙高兴的脸上的褶儿都快聚一堆儿了,拽着我一边往出口走,一边问长问短的。
我仔细看了看他,突然发现这半年来,他似乎是老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会把他折磨成这样。
从机场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的疑问就有了答案。
老爸告诉我,老妈做了一次大手术。由于子宫肌瘤疑似癌变,迫不得已只能切除整个子宫。
手术之后,老爸带着病理切片到北京去找专家做化验,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即将癌变,幸好手术得很及时。
其实在我高考之前,老妈就已经检查过,医生建议她尽快做手术,但是她怕我分心,就一直拖到我上大学之后才去做。
如果再晚一点,即使切除子宫,也可能后患无穷。
我突然想起来,大约期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老妈突然说她要去封闭式学习。现在才知道哪有什么封闭式学习,可我当时竟然没有丝毫疑问......
老妈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我没办法了解,但老爸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却全都写在他脸上多出的那些皱纹里了.....
家里门打开的时候,老妈兴高采烈地接过我手里的东西,紧紧抱了我一下。她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憔悴。
多年贫血,加上手术太过损伤元气,她的脸没什么血色,但精神看上去还算不错。
那天晚上,我抱着老妈哭了好长时间,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害怕,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过去我对父母的衰老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偶尔看到以前的照片,会有点感触。但从那以后,我就变得很敏感。
三年的时间,每半年回家一趟,我都能察觉到他们身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限于外表的变化。
过去,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什么都需要他们教,需要他们安排好.
他们在我心里是最强大的,任何困难都不重要,任何麻烦都能解决。
但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身份位置有了转变,很多东西需要我来教他们,很多事情需要我为他们安排好。
他们就这么在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中...变老......
去年6月份,是我决心考研的时候。心里总是很焦虑,很不安。当时我的一颗烤瓷门牙又出了问题,爸妈为这件事专程跑过来,除了治牙,也是为了帮我缓解压力......
牙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带着他们在南京和苏州玩了几天。
在他们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去平江路吃了小龙虾。一边吃,一边聊起我这三年来的成长和变化。
聊着聊着,我鼻子就开始泛酸,只能努力地控住,不让眼泪流下来。回到民宿之后,一想起爸妈明天就走了,瞬间就绷不住了.....
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城市,有爸妈在身边的日子,做事是不用看人脸色的,说话是不用过脑子的,买东西是有人付钱的,吃的龙虾也是剥好的。
我并不是一个希望在父母身边做咸鱼的人,只是我会舍不得这种感觉,或许满世界都很难再找出第三个人,会一直像爸妈这样对我......
第二天上午,在高铁上的时候,我一直不太敢跟老妈说话,也不看她。我怕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情绪又跑出来,就这么憋着眼泪,一直到机场。
之后,就是各位看官在开头看到的那一幕了......
三年前,我没有在分别的时候多看他们一眼,三年后,我想多回头看看他们,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很惦记他们。
•我小时候是很会哭的,是能在大半夜一嗓子嚎醒隔壁邻居的高级选手。我虽然没有记忆,但我大概也能想象出,这两个初次为人父母的人该有多无奈,多辛苦。
•从我有记忆开始,他俩不少吵架,但是每当我犯错的时候,他们俩的战线就会瞬间统一,我妈负责心理攻陷,我爸负责武力威胁(当然不会真打)。
• 一直以来,我跟他俩就像是朋友(当然仅限于不犯错的时候),我们基本无话不谈,从小有多少男生喜欢过我,我妈比我都清楚。
• 我感兴趣的东西特别多,声乐,舞蹈,绘画,钢琴都学过,他俩都是工薪阶层,但在我身上没少花钱。
• 后来为了去市里上学,他俩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借钱贷款在市里买了房子,然后自己每天上班都要通勤。
• 我颈椎不好,整个高三下学期,老妈每天早上给我按摩肩颈。老爸习惯早睡,但那段日子里,他每天半夜十一点起来到自习室接我回家......
• 到高考的时候,我妈说:“你放手答题就行了,考成啥样都没关系。”我在楼里考试,他俩就在楼外等。
• 报考的时候,他俩全都随我自己的喜好,我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从不逼我做任何事情。(然后自己选了个经济,选后悔了吧!)
• 再到我想跨专业考研,一开始他俩是有些担心的,不过最终还是选择全力支持我的理想,即使一战没能上岸,他俩也从没责怪我一句。
......
我们仨,和和睦睦,偶尔也唧唧歪歪
我知道,未来我陪他们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但我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多回头看看他们,在他们身边多停留一会儿......
个人公众号“元氏物语”
来这里,我们一起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