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中正好听到《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张凯解读,此书作者是乔西.戴维斯,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神经学领域。从书中学到一种感觉挺好的自我注意力调整使用方法,为何是感觉挺好,是由于模模糊糊感觉不错,但还未真正实践起来,并认为实操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进一步理解总结提炼成为自己可执行操作的套路。
书中表述了5个核心观点分别为:第一是关注停顿点;第二是管理心理能量;第三是理解注意力的特点;第四是掌控饮食和运动;第五是让环境为你服务。为了让这些理论能转化为自我行动方针和计划,下面准备从定义开始逐步拆解为可实施行动步骤。
关注停顿点:做完一件事之后停一下,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这个时间空隙就是停顿点。回想一下刚才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提高,防止自己被工作的惯性带着跑。
管理心理能量:脑力和体力一样也会波动的,一方面会随着时间波动,一方面根据你做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波动。要根据自己大脑的状态选择相应难度的工作。越是需要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就越消耗脑力。所以要先把困难的、费脑的事情搞定,之后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理解你的注意力: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并不是一种缺陷,是大脑本身的特点,分心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
掌控饮食和运动:轻量运动可以促进思维活跃。为什么很多人就是坚持不了运动,是因为我们对运动的期望抱得太高。还有一点是有策略的饮食,是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直接吃太多的糖会让你变迟钝。
让环境为你服务:环境的影响因素一种是噪音,另一种是光线。意外出现的声音都算噪音,蓝白光的照射下,逻辑分析能力、思维的敏捷度会增高,昏暗的灯光对创造力有好处。
个人理解:在完成既定计划任务时,如果能匹配到自身最佳身体状态,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个人平时经验来看,早上的注意力是最好的,这个时间段做事效率最高,类似管理心理能量所定义一样,在早上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大和需要记忆的任务开展;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要在某段结束点上及时回顾总结优化可改进点,这里的结束点范围较广,可以是某个任务,也可以是人生目标的某个阶段点,进一步来讲就是及时总结回顾总要事物开展效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也要觉察注意力变化情况,也就是上文定义所描述注意力遇到分心时不用强迫大脑,这样会适得其反,然而可以主动管理走神,分心时可以切换大脑做一些简单事物,或者顺着大脑自行漫游有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创新点子;在饮食和运动,以及环境上就是要科学合理的保证大脑养分和一个高效工作氛围。
为了能记忆实操在简短提炼为:工作任务计划早难晚易,及时停顿总结反馈,主动关注走神漫游,少吃多动,蓝白光精神昏暗光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