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昨晚,临睡前,给孩子做了半个小时的艾灸。这个19岁的大男孩儿躺在我的身边,边做艾灸,边听他讲心里的话……
只是那样静静地听着……
虽然我们都在成长,变化,但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内心的困惑与迷茫,以及自己的生存之道。
总以为孩子还小没有太多烦恼。或者总以为给孩子提供了很多,他们这一代很幸福。
物质条件的丰富,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消失,他们所面临的困惑——焦虑,恐惧,迷茫,纠结,冲突,矛盾,样样都不少。和我们一样。
而这些心理体验,都需要他们自己来经历和体验,为父母的却不能替代。
不能轻易否定掉孩子内在的心理体验,当我们无意识地说,那不算什么,或者说,这都想不通,想不明白!或者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
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受到挫败,感受到自己的体验不被尊重,不值得。也不能充分让他感受这份体验,甚至会忽略掉这份体验,而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真正感受内在的体验,才能使这份体验完整表达自己,尤其是负面情绪的感受更需要被允许,被接纳,被尊重。
当孩子向我们诉说的时候,他或许并不想得到什么答案,而是我们和他一同体验这样的感受,知道这些发生正在经过自己。
我们都需要相伴着成长,只是这个相伴不只是“身体”的相伴,更是心神合一的相伴。
事实上,我们以为的相伴很多时候是没有质量的,人在心不在,或者敷衍,不耐烦,各种经验性的无意识的教导,不知道这已经扰乱了一个人的身心。
人在烦恼,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更需要一个宁静的存在,需要一份深深的包容,在这份宁静和包容里慢慢看见自己。
而宁静,必须是“在这里”,是我们身心合一的存在,心神合一的存在。这样的陪伴有很特别的作用,它可以让一个人慢慢安静下来,慢慢知道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只是“在这里”,对我们来说却非常不容易,可能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盲目地忽视掉自己内在感受的自己,也根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这是我们无法安住自己的真正原因,我们无法真正的给予,也无法真正地相伴,才会让和我们在一起的人不确定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
虽然我们已经长大,成了父母,但我们也有太多需要关心和照顾的地方,被我们忽视掉的情绪和感受。
但这些需要我们自己来承担和面对,与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能不能静静安住当下,享受当下。
很有意思的测试,当你能够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你也会慢慢和他人在一起,那个真的“在”陪伴才会发生。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