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到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么什么才是成本呢?还是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假设我家有片私有土地,之前一直闲置着,现在我打算用它来种水稻,请问小伙伴,我种水稻的成本是多少?
有的小伙伴会说,这片地是你们家自己的,不需要花租金,你种水稻的成本就是稻苗和化肥以及人工费用。
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这片土地我除了可以种水稻,还可以种玉米,种棉花,种果树等等其他农作物,我还可以把它租出去,租给更懂种植的人,只要他给的租金我比较满意。
如果我自己种水稻,除去投入的人力物力,最终可以盈利一万元,而有个人愿意花两万元来租我的土地,又或者还有愿意出三万元的人,那么我应该怎么选呢?
答案显而易见,我肯定会租给出价更高的人呀!所以,我选择种水稻的成本是,我放弃了其他可能性中的最大价值。
是的,经济学中对成本的概念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叫做机会成本。
比如我可以做老师也可以做律师,如果我选择做老师,那么就是放弃了做律师能给我带来的各种收益。这个收益并不只是金钱上的,还包括时间、精力、精神层面的愉悦感还有不同社会价值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启发吗?有没有去评估一下自己的机会成本?会不会有小伙伴想:原来经济学常说的成本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呀!其实,成本的概念是知易行难的。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放弃了的那些选项最后都没有实现,并没有真实发生,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哪个选择一定是最好的。没有办法去评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会的技能很有限,他们的可选项并不多,压根没有太大的机会成本可以失去!扎心了不🤣
如果我早十年知道机会成本的概念,一定会在大学时期多多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与更多的活动和认识更多的朋友,让自己可以有诸多技能和选择,增加自己的机会成本。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现在醒悟也不算晚,所以我很想利用这段闲暇时间,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大脑充电,只要能学习到的,就多去学习,不去考虑未来是否有用,我先懂了,会了,并且练熟了,未来一定会有用武之地,不知不觉就可能为自己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让自己遇到更好的机遇!🤗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只会埋头苦干,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不断自我评估的机会,那么他可能放弃了更多的机会成本。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盼,妄想通过计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机会,并没有专注于自己做的事情,那么他错过的就是宝贵的时间成本,没有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值钱,或者积累了更多无用的沉没成本。
小伙伴们,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增加你的机会成本还是在降低你的机会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