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怎样的世界交到下一代手里?——贺岁档还得看张艺谋

【声明:该文章同步发布于本人公号——抵达无穷】

看完《第二十条》让我想到了之前看的一本书《始于极限》,上野千鹤子对铃木凉美说:三十多岁的你问出“怎么做才能把一个更值得活的世界交给妹妹们”似乎是早了点,不过你要是在达到这个年纪之前生了孩子,这个问题定会变得更加迫切——“怎么做才能把一个更值得活的世界交给孩子们”。尽管我没有孩子,但活到这个年纪也产生了类似的念头,想把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交到下一代手里,而不是跟他们道歉说:“对不起啊,我们把世界搞成了这副样子。”

在《第二十条》里,穿插着讲了三个故事,故事情节和情绪变化,都以雷佳音演的这个角色贯穿始终。

第一个是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的陈年旧案,第二个是他儿子在学校帮助被霸凌的同学的案子,第三个是受到高利贷威胁恐吓而错手杀人的案件。

这三个案件的共同点,不只是《第二十条》里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的判罚问题,还有一个更引人深思的点是,这三个案件里,都有未成年的存在。

所以当他儿子问他,我见义勇为帮助同学错了吗?

他说没有。他儿子又说,那法律错了吗?

法律没错。

那谁有错?

......

公交司机的女儿问他,我爸爸错哪了?

对他的判决公平吗?

......

聋哑人的小女儿写给他的纸条

"我爸爸是个好人"

......

对于这三个案件的发问他都无法作答。

电影前期的雷佳音,像极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大家已经生活的很不容易了,工作上一团乱麻,家庭里鸡飞狗跳,偶尔还想追忆一下往昔,现实又啪啪打脸。应接不暇的小事,海山倒还地袭来时,谁还会去想初心,还有力气去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呢?

平稳地处理好眼前迫切的小事,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是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

唤醒他良知的,可能正是那三个未成年人的发问。

法律没错,那谁有错?

见义勇为是错?那我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

想到今年董宇辉事件的风波,也是给打工人狠狠上了一课。社会的动荡,阶级的差异,越来越让人觉得“打工是不会有出路的”。

于是更多人开始寻求自身的成长,提高自己在动荡中的反脆弱性。

可是当你回归社会后,看到更多不公平的社会新闻,发现原来不是打工不会有出路,而是人生都不会有出路了,那该多绝望啊。

就像电影里的赵丽颖选择跳楼,因为“压垮她的不是恶势力,是她的绝望,是她对法制和公平的绝望”。

“法律的权威,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法律是为了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所以,当我们看到初生牛犊们还在这个世界上勇敢闯荡时,我们要做的是守护ta内心的那份纯良,那是年过三十的我们,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我们,早就丧失的东西。

很多人也常常发问“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有时候想像电影里的雷佳音那样,以沉默带过,镜头紧接着转向下一个场景。

成年人学会了逃避,把问题都掩盖起来。他知道这个世界不属于他,他也改变不了世界任何,他迟早比这个世界要先一步完蛋,所以得过且过,永远是最佳之选。

可是最好的,就是最对的吗?

看完电影出来,路过中山公园的门口,有一个大爷突然起身拿着手机朝我走来,说让我帮他弄个什么,他不会。我赶紧摆摆手,摇头走开了。

你看,我就是这样的成年人,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