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在简书上写文章,所以在正文前说几句闲话。之前有看过别人的文章,甚至有人要日更。说实在的,我做不到,就当我的文章是在谈心好了,我不是喜欢写作文的人,但有时候旅途中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总要找个抒发口不是吗。单独对某个人说可能是不过瘾吧,再说有时候挺招人烦的。心想就干脆发到网上吧,谁爱看谁看,就当人人都看过,总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昨天跟着我妈和她的几个朋友去南山做了贫困户的援助,一开始抱着散心看风景的心态去的,觉得这时代总不能还有那么贫困的人了吧,更何况还是在济南。但后来见到的一切改变了我这个想法。在这里我先放几张图片,提前声明,这些照片都是经过本人的允许才拍摄和发布的。
这是周围的环境
这是在院外的环境
这是院内
这是屋内
合照中间的一老一小是这家的主人,孩子是留守儿童,患有唐氏综合征,还是个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孙俩相依为命。平时也没有收入来源,主要是靠补助金和自家院中种的一点菜过活。在收了我们募捐的扶助金后双手合十一个劲的鞠躬感谢,那个孩子虽有疾病,却也一路上不断的表达着感激。
这是临走前的一张合照,在最后面拉着个脸的就是我了,当时我的心里其实是很矛盾的。我当然想帮助他们,但放下东西合影就走,甚至两个旗子都要照一张,这样的程序化让我很不舒服,我认为既然是来帮助他人,那何必要这么赶时间似的公事公办的拍照合影呢?难道是来做样子的吗?我感到一股莫名的烦闷,便去问我爸,跟他交流以后,我豁然开朗。这走程序似的流程固然让我们不舒服,但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邀功请赏,而是呼吁它人也来参与这项事业。再说,不表露出过多的同情又何尝不是对受捐助者的一种保护、一种尊重呢?
第一部分就先到这,已经十一点多了,明天还要上学,这一路的感受实在太多,剩下的再分两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