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环境中,这些不足往往被掩藏了,但在陌生的环境中,它则会被无限放大。这次旅行,我的同伴给我上了三节课,每节课都需要花费足够长的时间去消化,但是对我很受用。
第一课:抱怨没用,有用的是找方法解决问题
成都之旅正式开始时,我们就很“幸运”地被告知航班延误,最要命的是,起飞时间待定。本来我们坐的就是晚上23:30的夜航,这飞机延误,则意味着我们要将睡眠时间无限制推迟。等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等待到何时,旁边的人开始躁动起来,立即奔向地勤人员,焦急地询问航班起飞的确定时间,但得到的回复总是等待通知。
我也很着急,担心在成都接机的人会因为航班延误取消接单,又被喇叭里一遍又一遍的:“很抱歉地通知您……”弄得心烦意燥,开始抱怨:“搞什么啊?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啊?会不会走不了啊?”
在我抱怨的时候,同行的小伙伴很笃定地对我说:“能走。”
“你怎么这么肯定?”
“我刚查了‘流量限制’这个词,成都机场流量限制说明去成都的飞机太多,同时起飞太危险,等过一段时间,去的飞机少了,咱们就能走了。你可以睡会,耐心等待。”
果不其然,飞机在1点30分起飞了。
这是同伴教我的第一课,抱怨真的没用,只会扰乱你的正常思绪,有用的是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第二课:内心的不认同感会让自己过于依赖别人
到达成都的第一天,同伴问我:“今天去哪?你是怎么安排的?”
我楞了一秒:“啊?哪都行。”其实是我偷懒了,没做好成都攻略,就急冲冲拉着她出来了。
后来的三天行程都是她主导,我负责不带脑地说:“好,听你的。”
她说:“是你邀我出来玩的,但是你却一点计划都没有,一路上都是我在规划行程,你呢?和你出来真的很累。”
我很是愧疚:明明是我发出邀请,而一直出力的却是她,这和请人吃饭,做饭的却是客人差不多,实在是件很尴尬且无礼的事。
同时我也在自问:“我平常做事是不是也是没有计划,走到哪算哪,然后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潜意识依赖对方,啥也不管了?”
我发现平常生活中确实也是这样,偶尔会列计划,可大部分时间都是想到哪,做到哪;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呢,一遇到事就去问问题,也不管自己能不能解决。
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我认为自己不行,所以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就会放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把它推给对方,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承认自己很差,一举两得。
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心,但是却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一遇到问题就想躲,自己单独一个人解决问题,就会手足无措,紧张到不行,然后找人解决,内心更加坚定认为自己不行,如此反复,把自己困在一个“我不行”的牢笼里。
如何打破这种尴尬的处境呢?同伴给我上了第三课。
第三课:克服恐惧,就是积极心理暗示+预设最差情况
到成都第三天,我遇上了最让我为难的事——向陌生人换现金。要知道,我当年会迷路,也是因为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选择打死也不问路,差点迷失在陌生的小镇。可是不换现金,我们进不了景区,而且同伴为了让我摆脱依赖感,不肯帮我了;这附近也没有自助取款机。
我站在景区门口,看着一个个走进走出的人,一直犹豫:向谁换呢?如果我换钱被拒绝多尴尬呀!并且我怎么能确定对方手里一定有现金呢?
犹犹豫豫中,我想起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中提到恐惧的三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本身
第二次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我现在处于的不就是恐惧的第三层次嘛,如果我有能力应对这个失去,不就能战胜恐惧吗?没错,就是这样,我开始给自己打气:“你可以的,不就换个现金吗?不同意拉倒,换个人继续问就是。而且就一句话的事,能有多难?”
自我鼓励完毕,我鼓起勇气,找到一美女,成功换到现金。当我拿着现金去买票时,我终于看到同伴肯定的眼光,我更高兴的是,我终于肯踏出最艰难的那一步,为自己做出一点点小的改变。
三天的旅行结束了,真的很感谢这次旅行,让我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但更感谢的是同伴,能够将我的问题直接了当地指出来。旅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自我的过程,愿每个人在旅行过后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修正自己,朝更好的自己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