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会有些男生相信在爱情里的唯能力论🙃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优秀会增加魅力值,但这绝对不是一段感情发生的决定性条件。
就突然想讨论一下这个观点的可行性,分几条来阶段性论证下,请各位集美和友军轻拍
下面仅从女性收益的视角分析,不要问为啥,因为上述言论的针对对象就是女性吖
先注明结论:坚决打击!严力抵抗有这种思想的请先来个几千万资产,保证相应的经济实力,然后出门右拐找一下相关会所,绝对能满足所有要求!顾客上帝 服务至上 说的我都想去
论证过程为反证法,先明确假设条件,然后推理该假设条件能不能推出“谈好恋爱”的结论
第一步:明确该想法的假设条件:
赚钱能力等于实际收入,实际收入与购买能力高度正比,购买能力与赠予意愿高度正比。
在该假设条件下,可以推理出,有能力其购买能力会更高,赠予行为也会更多。那该群体的逻辑线就是:赠予行为多也就意味着互动关系满意,恋爱关系维持。换句话说,包治百病,恋爱就能行
第二步:分析在假设条件下,能不能实现上述观点
上述观点换句话就是:在赠与行为多,但情感互动少的前提下,女方就对关系满意,进而恋爱也就能行
当然不是!
1.买买买只是互动关系中非常小的part
谁能每天买买买不停,24小时购物呢?不聊天吗?不运动吗?不..吗(欢迎大家补充)
刷卡很畅快,但对方在生活中并不怎么关心你
生病的时候,有男朋友却没有一句被关心你身体状况的短信;下雨却忘记带伞的时候,有男朋友却只能自己淋着雨踩着水回家哦对,他可能开着自己的靓车在雨幕中自由穿行
2.仅是买买买过程中也可能并不满意
你开开心心的试了一件衣服,但对方连看都没看你一眼当然,有可能他都没来,觉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说实话,如果不是各种二代的话,大家买买买也就是衣服、包了吧难不成左手一套房,右手一辆车吗?这种水平的恋爱应该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吧
对于这种日常用品,上面的情感价值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吧🌚毕竟就算是奢侈品,转手一卖,五折是常态一看见这种数字差距我的心就像在滴血我先自闭5秒钟
so哪怕是买买买,没有对方的情感互动,也是非常滴脆弱
第三步:重头戏来了!!推翻原有假设!
原假设条件一:赚钱能力等于收入。
收入东西,很神奇,有时候像是玄学。
就比如说看赚钱能力的话,马云同龄人中TOP2学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当时的家庭实力还是学习能力,都应该比马云优秀的多吧,但是机会就是造就了马爸爸。
另外,马爸爸如果真像他说的,也可能...收入为0
我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我信我信 哈哈哈hhhhhhahahfafafa
headshot!!
原假设条件二:收入与购买能力高度正相关
购买能力是和可支配收入高度正相关,但那只是平均值正相关,到了每个人就大大不同啦
在北京 同样月薪8000,大约是平均工资水平
小北,北京土著,吃住在家里,挣得钱基本就是吃喝玩乐,爸妈还给零花10000
可支配收入:18000
小明租房住,房租每月2500,伙食费2000,但家里是爸妈都是公务员,储蓄压力小,房子车子家里操持,没有任何负担
可支配收入:3500
小光爸妈没有退休金,每年需要给爸妈买保险每人12000,均摊到每月2000
家庭无力承担房子车子,刚贷款了一套六环以外的小户型,房贷每月2500
现在租房每月2000,伙食费1500
公司人情送礼每月500
可支配收入:-500
可见购买能力还是要看各种综合因素[泪][泪]
double kill!![顶]
原假设条件三:购买能力与赠予能力高度正相关
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赠予行为公式如下:
赠予能力 = 购买能力 × 赠予意愿
赠予意愿这个东西可是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真的认为在爱情里赚钱能力能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可以看出来他可能不会换位思考,只关注于自己的价值,而不关注你的价值。这样的话,赠予意愿也就不会特别高吧🌝
对于大部分北京工薪阶层年收入状况而言,35岁前实现税前年收入60万应为中高薪水平了吧。按照严格标准计算可支配收入,净值达到30万,即这30万是完全用来额外购物和储蓄的。比如偶然看见一个包,没有在必需品中,算是额外消费。
对于亲朋好友,普通人赠予意愿一般20%为最高值。
也就是说扣除正常花销后,还剩500块,愿意为一位家人花100块。
但我们每个人的亲朋好友一般都很多哦,每个人的相对权重又差距极大。那最后恋人能占的比例,真是少的可怜。
我们假设最终的赠与意愿是15%,300000 × 15% = 45000元,每年不足五万元🙂
另外,在普通人的爱情里,赠予多是相互的行为,相互抵消后,那数值就会更低🙂
这还是在年薪60万的条件下,更别说普通人了🙂
Multi Kill!!![顶]
总的来看,“恋爱中赚钱能力最重要”的每个假设都是这么不堪一击
赚钱能力是爱情中的加分项,而不是唯一项
爱情是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不是买卖交易
愿大家都能遇到可爱又有些脆弱的爱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