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鄂州与黄冈,这两座隔江相望的城市,犹如两颗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明珠,各自散发独特魅力,又紧密相连。
2025年2月26日,晨曦微露之际便踏上从鄂州前往黄州的行程,7点40分赶往单位简单过早后,便在鄂州烟草局公交站候车,周围是行色匆匆赶着上班的人群,他们操着厚重方言简短寒暄,尽显这座城市的朝气。8点半上车,9点10分抵达黄冈公路局公交站,就此开启忙碌的一天。
上午的评标工作紧张有序,与专家交流心得、学习初评否定项细则,每处细节都不容有失。同类型业绩需以合同签订时间和发票佐证,物质类部分要有3C认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面对繁多资料压力渐显,资料量不大时肉眼查看尚可,可面对海量资料OCR技术便成了得力助手,在这细致评审过程中时间悄然流逝。
中午在院子里散步,这里离马路很近却安静得让人意外,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惬意,在这静谧中躺下沉沉睡去,仿佛能听见时光缓缓流淌的声音。黄州的白天安静得令人沉醉,人们操着轻柔的“卷舌音”方言,语调温婉,似能抚平内心焦躁。老城区里岁月痕迹清晰,斑驳墙壁、古旧街道都在诉说往昔故事,人们不紧不慢走着,生活节奏舒缓悠然。而黄冈经开区则满是活力与希望,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黄州发展新引擎,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发展相对扎堆且紧凑有序。
下午14点,对照招标公告变更中合同时间和资质要求的调整,复核工作又紧锣密鼓展开,评审工作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差错。16点半评审结束,拖着疲惫身躯踏上归途。夜幕降临,鄂州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回到鄂州,南浦游园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鄂州人说话带着独特的“大舌头”感觉,口音厚重、音调拖长,满是生活热情。跳舞的大妈们活力四射,音乐声、欢笑声交织,奏响一曲欢乐夜曲。鄂州发展多管齐下,葛店、花湖经开区,樊口、城东、城南,还有临空经济区,发展方向虽有些分散却充满无限可能。
回溯历史,鄂州与黄冈曾为不同的两个县,在发展历程中各自有着独特轨迹,曾有过融合尝试后又各自发展。如今,鄂州并入武汉的设想并不现实,而鄂州与黄冈的融合却前景广阔。从文化角度看,两地虽口音不同,但同属江淮文化圈,有着深厚文化渊源。“黄州”作为长期存在的府级行政单位,承载着深厚人文底蕴,而黄冈在教育领域声名远扬,黄冈中学、黄冈师范学院等教育品牌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教育标杆。
在武汉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背景下,鄂州与黄冈的融合有望在城市圈中衍生出更具活力的大城市。若恢复“鄂州市黄州区”,保留部分“黄冈”的地名文化,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同时,通过合理行政区划调整,如黄冈的干部分流到仙桃加上监利、洪湖等地新设立的江汉市,促进区域间人才交流;长江下游的蕲春、武穴、黄梅县划转到黄石市,能更好整合资源、发挥区域优势。
鄂州与黄冈,这两座风格迥异却相互依存的城市,在岁月洗礼中各自成长,又在时代浪潮中有融合发展的契机。相信未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江南江北的发展必将迎来新契机,为两地百姓创造更多福祉,让这片土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期待这份同江两岸的双城情,愈发醇厚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