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药性
1. 凡是治伤寒一律用炙甘草,凡是治杂病一律用生甘草
2. 生甘草具有现在西医说的类固醇的作用。也就是类固醇是西医用的一种缓和剂,比如说什么自体免疫功能失调啊什么那种病的时候,或者是严重的发炎的时候,会用到类固醇。固醇既不能治你的病,也不可能让你的身体变好,可是它可以让你的病邪也缓和下来,病也缓和下来,让你争取一点休养的时间,这是类固醇的功用
3. 用生甘草在解毒消炎,一般的消炎的药都是要能够苦寒、能够退炎杀菌,所以都是很苦很寒的
中药中消炎药很多都是苦寒之药,如黄连,黄岑,黄柏,龙胆草,苦寒之药对人体的阳气都有一定的损伤。相比之下生甘草的损伤比较轻,比较温和,不会伤元气。清朝之后多用金银花(忍冬藤),金银花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药性虽凉,但对元气的破坏很小。毒者,气之偏也,香者,气之正。凡有偏性的中药都称为毒药,性寒,性热,性散,性补的都是毒药,如附子大热,故大毒。
中药与西药的解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甘草具有使药性缓和并作用持久的作用。
解中药中毒方:黑豆1两,甘草5钱,如病证为麻黄汤错吃桂枝汤,可以喝黑豆甘草汤使桂枝汤药效消失,然后随证治之。《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五脉都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叶天士认为:生甘草清热,炙甘草补中。气降味升,属阳。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得哦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脾肺,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骨软,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长。肺主周身之气,气平益肺,肺益则气力自倍。金创热则尰,气平则清,所以治尰;味甘缓急,气平清热,故又解毒;久服肺气清,所以身轻,脾气和,所以延年。
甘草有缓和作用,所以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炙甘草补养脾胃,药性甜,温和,能补脾阴,阴为有形之物,所以长肌肉,补阳力气变大。炙甘草在汤剂之中可以补脾胃,补气,补津液。生甘草做成药丸,每天吃可以长壮长肌肉,但这不是正常补药的范畴,每天吃可以长肌肉,也会变成月亮脸(大概是圆肥脸),变成水牛腰(大概是腰粗)。金创是受刀伤,尰是化脓的肿块(尰是足肿病),因为甘草有解毒消炎之功,所以治金创和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