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过这个疑问。同时,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个答案。
有人说,快乐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人说,快乐是能吃到妈妈做的饭;也有人说,快乐是心底被温暖触动的那一刻。
生活中有太多,不那么快乐的事,仿佛高中之后,上了大学,到了所谓的“二十多岁”,成为生理上的大人之后,快乐对于每个人似乎都是必须舍弃的包袱。
初中的时候上过一节思政课,有个课后思考题,里面说一艘船上载着诚信,爱情,友情,金钱,还有快乐,但是遇到了暴风雨,必须要扔掉一样东西,才能保证这艘船不沉没海底,几乎每个人都在信任和金钱之间做选择,一个是立足社会的道德品质,一个是无处不在的生存支柱。权衡之后,更多人会选择诚信,因为人无信不立,没有良好的诚信做支撑,很难在社会上寻到帮助,也会失去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后来慢慢长大,对这个问题也没有过深的思索,我们开始变得更加入世,亲情无法舍弃,爱情也想留住,诚信不敢怠慢,金钱必须选择。而当时觉得唾手可得的快乐,已不经意间沉入海底,只剩下它曾经存在过的气息,留给困境中的人们一丝慰藉。
快乐在百度上的答案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所以说,快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可以在各个地方汲取,我们可以从好多地方获得快乐,比如,你在外地工作,吃曾经吃过的连锁店的火锅,一入口,那蘸料的味道都是那么亲切,一下子就驱散了孤独,仿佛回到了家乡。那模糊的感觉,能让大脑宕机好一会儿,除非有事情叫你,才能缓过神来。
人们虽然觉得快乐很难得,但也善于去生活里寻找,我们虽然被剥夺了快乐,但依然拥有寻找快乐的能力,路上遇到一只小猫,在你身旁绕着撒欢,便可以扫去一天当中工作里的不顺心。不是我们太善于满足,而是快乐的保质期太短,贮藏方式也很苛刻。人都有七情六欲,快乐像是一杯水,不管和什么都能融合到一起,如果遇到悲伤,那就稀释悲伤;遇到遇到快乐,那就加倍快乐。所以每天遇到的那些触动你的小事,不管能唤起我们哪种情愫,都能在你沉浸回忆里,认真思考时,悄然湿润你的心灵,让你不再惶恐失去,不再忧愁未知,慢慢享受此刻的舒适。
那快乐能不能储存呢?我们都知道,吃多会变胖,吃是因,胖是果。快乐的因在哪里?我认为是在日常的每一天里。早上起来,太阳照亮沉睡的大地,同时轻轻抚摸你新一天的身体。它把身上的热烈,无私的挥洒出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或许你有隔夜气还没有生完;但你可能已经想到了缓和的方式,或许你孩子的户口还没有着落,但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新的一天,一切都是新的,哪怕看起来和昨天一模一样,但改变的从来就不是表面,而是内在。大树悄悄地在肚子里添了一笔,树龄又涨了一截;雨滴藏在云层里,打算在人们不经意间来一场太阳雨。时刻变化的世界,也是在给迷茫的人一种提示。“请追寻你的内心,去做你想做的事,去寻找你想寻找的快乐”从此你在生活中贪婪的汲取快乐,就像假期出游的人们,在拥挤的展览馆里,眼神疯狂地掠夺墙上的字画。我是不喜欢法定假期出去旅游的,黑压压的人群在挤在身边前后窜动,就像是微波炉里的摩擦共振,仿佛时刻都要爆炸。这样前呼后拥的走马观花,已经背离了获取快乐的本质,自然也就得不到快乐。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方式绝不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想要积累“快乐持有量”,就必须深切的去体会每一天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胡吃海喝”,因为你的身体比你诚实,你没有正视寻求快乐的难度,那你也就不能消化吸收掉这些“山珍海味”。所以,把快乐想象成奶油蛋糕,轻咬一口,慢慢咀嚼,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
如果,人有前世,那我能不能在梦中找到曾经获取快乐的秘诀?很多人包括我本人,感觉快乐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然如此,理解快乐的含义,那我暂且分析一下这个词,把它拆开,分别是:“快”和“乐”,“快”代表着欢快,也代表着短暂;“乐”代表着笑容,也代表着乐曲,排列组合一下,最后感觉“听着欢快的乐曲,露出短暂的笑容”比较恰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快乐的含义,虽然快乐如流星划过夜空般短暂,但起码在笑容绽放的那一刻,我得到了快乐。快乐本就是个模糊的情感概念,想要把它变成实物,就要把我们每个人自有的唯一性利用起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会塑造出各不相同的人格。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天差地别,但总归会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立足自身,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角度,去领会如何获取快乐的秘诀,才能无师自通。
寻找快乐的路上,难免充满了迷茫、疲惫与无奈,但是在试错的路上受再多的伤也值得,亲身经历总结下来的经验,对于自己的一生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人生是一颗小草,拼命地寻找缝隙和阳光,不是因为惧怕黑暗,只是欢喜向上生长的力量,以及冲破泥土,呼吸新鲜空气的快乐。
人生如梦,良辰苦短,希望快乐常伴我们每个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