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幼儿园或小学之后,就要从家庭转移到学校。环境的转变,必然带来适应性的问题。培养孩子的沟通和交际,在家庭中就开始了。到了学校,会和更多的人交流。要适应不同的交往风格,在和老师沟通中获取知识。启蒙阶段,能够锻炼孩子的沟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对将来的成长是有帮助,对学习进步是有利的。当顺利的时候,就要学会总结;方能在困难时,通达过关。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从家庭到学校,首先要面临的一节课。有家长说“孩子不想上学”,其实,就是缺乏人际交往,沟通不顺畅,导致陌生,不适应现象时有发生。
家长可以教孩子,怎么和好朋友交往。曾经有一次,孩子问妈妈“我能和学习不好的小朋友玩吗?”,妈妈说“没有学习不好的,只有学习不用心的小朋友”。孩子又问“我能和学习不用心的小朋友玩吗?”,妈妈答道“当然可以,要帮助它一起进步,用心学习”。可见,学习并不是目的;而是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有意义的实践交流。孩子怎么样才能开心呢?就是在交际中,才能获得。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玩,孩子快乐了,父母就开心了。互动的过程,就是先教怎么问,再教怎么答。一来一往,一往一来,达成默契。
不要总看到别人对自己不利的一面,要避免对自己不利,就要学会奉献和帮助。在家庭氛围中,小朋友之间怎么交往,是非常童真的。家长呢,也会在一旁做指导;比如,送个糖果给弟弟妹妹吃,听哥哥姐姐的话,做个可爱的好孩子。有时候,小朋友之间,也会因为争吵而发生矛盾。家长是要教,如何面对,并有效处理,重归于好。在家庭中,能够合理的表达,就不太容易和别人发生争吵。在交际中合理处事,就会避免问题的发生。内心是有原则的,而行为和表达是圆融的。大家在一起表现很开心,可以一起学,但观点未必一致。观点一致,方法未必是一样的。方法是一样的,实践效果未必相同。实践是一样的,每个孩子的目标未必一致。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孩子从小学开始,会和不同的小朋友打交道。所以,能不能团结,学习可不可以顺利。这样的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做游戏,就是锻炼孩子的协调互助,团结力量大,和睦愉快多。那怎么样和睦相处,愉快交流,有效沟通呢?教会孩子顺应形势,该讲什么话的时候,就要讲什么。不该表达的时候,就不要讲。这都是在具体事情上,熏陶出来的。让孩子快乐,家长教什么都容易接受。所以,要趁着机会,才能教到位,学有实效。学会怎么快乐,在沟通中也是需要学习的。顺应形势,才不会跑题,也就是“会说话”。回馈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诚信对待,才可以拥有好朋友。
好朋友之间交流,可以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讲解学业,讨论练习,沟通中获得更多的思考,路就变得越来越宽了。有的孩子说几句,就没话说了;有的讨论半天,也不觉得辛苦。思路决定出路,对待话题,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深入讨论。横向可以增加知识面,纵向可以提升认知,增进友谊。提升的不只是自己,也有好朋友。就是说,孩子进步了,也是在说家长进步了。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家长有考虑过,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学,如何才能获得进步吗?可以和孩子讨论很多问题,但是否深入交流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