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应该说是作者在小说里虚构的一个人物。贾雨村,假语存也。甑士隐,真事隐去。
甑士隐,风流富贵乡里一乡绅。贾雨村,客居在糊涂庙里一寒儒。寒儒和绅士在糊涂庙中秋之夜,月下抒怀,雅士风流。才有了一番“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鎏金时光。
寒儒口吐莲花,“唇齿留香”,大放异彩。士隐如痴如醉,赞叹不已。一个狂放葫芦庙,一个醉倒温柔乡,如月如诗。
玉在犊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贾雨村通过诗句在甑士隐的面前表达了他渴望飞黄腾达的心情 ,暴露出其勃勃野心。有野心定然是好!
自古来野心者分两种,一是英雄,二是奸雄。英雄与奸雄,虽说一字之别,但其含义却颇为深刻。一切正义的,符合民众的东西皆为英雄,英雄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乃君子所为,属于理想,而不是野心。建立在个人私欲的基础上,损人利己,阴险狡诈,不择手段的人,谓之于奸雄,属于小人范畴,也称其为野心。比喻岳飞与曹操,前者为英雄,后者为奸雄。当然奸雄与英雄的定义,应该是交与历史重判,由民众来裁夺。
玉和钗都是珍贵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同放在盒子里“求善价”,“待时飞”。贾雨村将自己比作玉和钗,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没有盘缠赴京赶考。脂砚斋批语说露出奸雄之像。看样子曹老先生已经把雨村之流定义在奸雄范畴。
狂生的野心和志向,仕隐已然洞明,也判定其人非久居人下,便主动赠银两相助,老先生的义举,正称雨村心怀,解了他燃眉之急。第二天来不及当面呈谢,便雄飞高举去了。果然高中皇榜,一举拿下进士。但后又因不谙官道,为官不到两年,上司以他“生性狡猾,擅改礼仪,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上参一本,被革职回乡。
人生有时如孙悟空棍下的白骨精,时而演变的美丽纷呈,时而又让你毫不留情的盾回原形。这一段经历,其实已经告诉贾雨村官场险恶、无常。正如甑士隐“好了歌”所解: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被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人作嫁衣裳。
但贾雨村悟不透,小说一开始就用一真一假,一破一迷对两个价值观不同之人的性情进行了对比、描写。甑士隐解破好了歌,大彻大悟,飘飘离尘而去,贾雨村却继续在官场里沉迷流连,不能自拔。
其实小说在第二回末就写了贾雨村有缘遇到了禅机,只是肉眼凡胎,不曾悟透。
“话说贾雨村这日偶至郊外,意欲鉴赏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桓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批:是智者方能通,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
是呀,金钱、权欲、美女、儿女情,又有谁能轻言放下,把万念全抛,不经过大彻大悟的人生,焉能有如此之智慧?
“门旁有一幅旧破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看了,觉得文虽浅近,其义则深。想自己虽游历过一些名山大川,但不曾见过这话头,想必有过翻过筋斗来的?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进去后的情景令他大失所望。破寺除了一个龙钟老僧在煮粥,此老僧又臭又脏又聋,且答非所问,其它别无所恋,于是他速速离开。
脂砚斋批“正是翻过来的”其意是告诉我们此老僧非等闲之辈。
红楼梦里那些高僧、神仙大都打扮的邋里邋遢,跛足脖歪。贾雨村心里想的都是美玉美钗,岂能识破这种禅机。所以入了禅门,又因有缘无份而放弃。
上帝时常不经意考验着人的耐性和眼光,美好的事物总是被丑陋的外衣遮盖,透过丑陋的外表,才能看到美丽的实质,而这点无法为世人所接受。大都数人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看到的是风花雪月、温柔富贵,如何懂得那些玄秘?贾雨村也不例外,寻到了宝又丧失了宝。遇到了高僧又错过了仙缘。
不过有红学家说那个表面肮脏的高僧暗指以后出家的贾宝玉或后来幡然顿悟的贾雨村。
也许曹雪芹在此是有所指,不然为什么在贾雨村四处谋求官职时,平白无故遇上一臭僧干吗?僧要渡凡人出家,而凡人总贪恋人间种种无法割舍。甑英莲、林黛玉,和尚都有渡脱之意,可终因为她们的父母爱女心切,无法舍去,最后还是命遭坎坷,离魂归天。作者在很多的地方宣传的就是一种宿命论。在无可奈何的抗争中,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此意:了就是好,好就是了。要想了,就得好,要想好,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