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这么一句俗语:看景不如听景。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随机应变,如果同意并举例,那么顺利引入小李同学,小李同学和你们的感受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请你来读一读他的故事。读完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沁园春.长沙》,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词,初步感受主席笔下的景,并与小李镜头中的现实之景作对比,说一说小李同学失望的原因。
如果不同意并举例——哇,小李同学是感受和你不一样呢!请你来读一读小李同学的故事,得出小李同学的感受是“看景不如听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沁园春.长沙》,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词,初步感受主席笔下的景,并与小李镜头中的现实之景作对比,说一说小李同学失望的原因。
二、初读感知
失望原因:
预设1:
在现实中找不到主席笔下的景,主席笔下的景是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有巍峨壮阔的美感。
能具体说说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这几句渲染了浓艳鲜明的色彩,表现出山红水绿的静态美。但是“遍”“尽”“透”这些词将景物描写得特别纯粹,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色的,这样写能凸显出景物的生机盎然之态。
师点评:词中之景不等于现实之景。你对这几句体会得很深刻,能有感情地给大家读一读吗?(如果想要读出景物的生机盎然之态,我们可以对一些词进行重读,也就是语气加重些,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可以重读?可以试着再读一遍吗?大家觉得如何?请大家也齐读下这些句子。)
预设2:这位同学认为小李同学失望于见不到主席笔下纯粹盎然的秋景,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我认为小李同学失望的原因在于就没有看到鱼和鹰,因为百舸争流中一个“争”字写出了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但是问题也在于此,根据生活经验来看,水面上这么热闹,怎会在岸边看到鱼?何况还有鹰这么少见的动物呢?所以我觉得失望原因还在于没有看到主席笔下旺盛的生命力状态。
师点评:哇,你真了不起。你居然发现了在主席笔下,词中之景和现实之景不仅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那大家想一想,除了这位同学发现的矛盾点,还有哪些矛盾点呢?
指名:舸是大船的意思,大船行使的很慢,但一个“争”字,给人感觉很快;鹰击长空的击也是矛盾,击是击打,鹰怎会击打呢?这里写出了鹰的矫健之态;鱼翔浅底也矛盾,翔是飞翔,鱼怎么会飞呢?这里应该是说鱼的欢愉自在,是为了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突出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此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点评:你已经把主席笔下的景解读得很明白了!能有感情的读一读吗?(幻灯片显示: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
读得真好,我也想读一读了,咱们大家一起合作读一读吧。
总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李同学失望的原因,他错把主席笔下之景等同于现实之景。那么,词中的景既然不能以常景相看,此时词中的景是什么呢?
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意象,就是心中之象,就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感之象,通过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我们可看出主席的心情。由此我们也获得一种解读诗词的方法:不能仅仅凭借生活经验解读诗词中的景,要抓住关键词品读意象感悟意境词,看到景后的人。
(过渡)但是凭借意象我们只看到了主席对橘子洲头秋天的赞美,想了解主席的情感我们还需要知人论世,也就是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三、 感知情怀
研读学习资料,探究主席的情感变化,完成下列表格。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席有哪些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从中可看出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资料
个人经历
•1922年,毛泽东带领着工人示威游行,为工人们争取利益,这引得湖南军阀赵恒惕十分不满。赵恒惕多次下令追捕毛泽东。
•1925年,毛泽东再一次返回湖南养病,赵恒惕听到消息后,立即下令要将毛泽东捉拿到手。
•1925年8月其从韶山到长沙,后来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的秋景,联想当时的革命形势,不禁心潮澎湃,感慨无限,写下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社会形势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
•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的镇压。
预设:
内容
情感
原因
词人形象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悲怆
为人民谋幸福遭到军阀追捕
孤独而又傲岸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
昂扬
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势头较好
乐观豪迈、勇敢自信
怅寥廓-浪遏飞舟
激昂慷慨
虽遭到反动势力的镇压,但是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新路—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和新生力量
勇往直前、关注国家命运、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以天下为己任
注意点:情感1关注“独立寒秋”,在这里秋天是寒冷的,与下文生机盎然之景相矛盾,根据知人论世可知道,此时主席的处境,但“独立”字,又让我们看到词人高大的形象,可知此时诗人是悲伤孤独的,但是不消极。(板书)
情感2:根据刚刚我们的分析,诗人笔下的秋景整体是生机盎然之态,与当时社会形势相联系,可知主席是自信中国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对前景是乐观的。(板书)
情感3:透过生机盎然的秋景,主席想到人民生活艰难、民不聊生的现状,进而考虑国家领导人的问题,可见主席是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的。而谁主沉浮,谁能够主宰国家,主席认为是能够和他携手并肩作战的百侣,也就是青年一代,只有这群人,才能够敢于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追问:你认为是任何青年都有资格和主席并肩而立,携手作战吗?
预设:不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说明得年轻有才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得奔放热情强劲有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说明得关心国家命运、敢于斗争、蔑视反动军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说明得有迎难而上、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整体来说,得像主席一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师追问:分析得特别好。毛主席以及革命先烈的形象一下子在我们的脑海中栩栩如生。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何理解“怅寥廓”的“怅”?来,咱们先齐读这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给怅组个词:惆怅,是失意、失望、伤感之意,看到这个怅字,感情应该是压抑的,但是咱们是怎么读的?指名读。为什么我们却读出了激昂呢?我们读错了?
关键在于这个问句主席有没有答案?如果没有,这里应该是个疑问句,是忧心国家前途未卜的迷茫惆怅。如果有,这里应该读出肯定,读出忧心天下主席的豪迈自信,读出主席激昂慷慨之情。
好,让我们带着答案再来齐读这一句。
四、 升华形象
现在我们应该能够透过这首词看到主席的情感变化,从悲怆
到豪迈再到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这些情感都是主席的,但是它表达的“我”一样吗?
不一样,一个是小我,一个是大我,还有一个是自然之我,也就是自由之我。
现在在看这首词,它就是主席在歌唱自己!是主席超越于现实的理想的寄托!是主席在号召我们所有人成为有理想有实践的追梦者!这样做,即使我们终会消逝在滚滚的长河中,但是精神的长河却是亘古永存的!
这首词真的好美,景美人美,还拥有催人奋发的力量,我来读一读吧!(加音乐)
同学们,主席所践行的就是一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路!这是我国优秀的文化,我们理当传承,这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理当继承这精神的长河。前行的路上如果感到迷茫,请以“大我”理想为指明灯,赋生活以新的意义。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次诵读这首词,从词中读出伟岸的主席,读出逐梦的自己。
五、成就小我,实现大我
哲学上有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在这首词中毛主席给出了答案:当我只是被追杀的毛泽东(小我)时,我是悲苦的;当我是主宰中国命运的革命家(大我)时,我是必胜的。
同学们,联系生活,想想最近让你欢心让愁的事,完成填空。
当我是_满足于现在止步不前的我________________(小我)时,我是__鼠目寸光________的;当我是__奔走于探索真理之路_______________(大我)时,我是______幸福_________的;为了知行合一,今后我可以___多读书,通过阅读了解广阔的世界,______________(做法)。指名分享。
六、作业设计
在课堂填空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意象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为自己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