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权的评价

在《三国志·吴主传》的结尾,陈寿对孙权做了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孙权能够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任用贤才,崇尚智谋,有勾践那样的奇才,真是人中的英杰啊!所以能割据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与魏、蜀三足鼎立的大业。

然而,他天性多猜忌,杀戮过于专断。尤其到了晚年,变得更加严重,以致听信谗言,滥施暴行,对皇子或废或杀,这岂是《诗经》所说的那种留下深远谋略以荫庇子孙的人呢?吴国后期逐渐衰落,致使国家覆灭,未必不是因为他这些错误啊!

吴大帝孙权这一生,跟历史上的齐桓公小白、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功与过都很突出,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对比异常鲜明。他们都是在前人奠定的基业上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创业,在青年和中年时期表现出了雄才大略的英主风范,却在晚年变得昏聩暴虐——尤其在接班人问题上,无一例外都是任用奸佞,听信谗言,废长立幼,猜忌滥杀,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与国势的衰落,遗憾地把自己的帝王生涯打成了两截:前半截光明而雄健,堪为天下称颂;后半截灰暗而混乱,足令世人诟病。

——《三国不演义3》阅读笔记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