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南疆,有这样一个省份,它四季温暖、气候宜人,它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它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它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它的名字叫“广东”。
2014年的冬天,因公司项目建设需要,我被调动至广东阳江上班。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初次踏入岭南的土地,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广东。而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
五年的时光虽不算长,但是细算到每一天的话,时间也不算短了。对于广东,我是热爱的,毕竟从小就向往着这个地方。在这里的每一天,我的内心是满足的。
我喜欢广东的气候。这里夏天很漫长,冬天很短暂,春天和秋天若有若无。即便是所谓的冬天,在那些个晴朗的中午,老家的朋友们正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而我们却依然穿着薄薄的短袖,28度的气温简直就是刚刚好。这里没有大雪纷飞,没有天寒地冻,但是却能给你温暖的阳光。
我喜欢广东的美食,湛江的生蚝,茂名的荔枝,阳江的豆豉,江门的烧鹅,佛山的蒸鱼,广州的叉烧,东莞的松糕,深圳的车仔面,惠州的盐焗鸡,潮汕的砂锅粥,等等。
无论你来自哪个省,只要在这边待了几年以后,都会慢慢的习惯这特有的广东口味,慢慢的喜欢上地道的粤菜。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我喜欢广东的方言,粤语,客家话,潮汕话,三分天下。当然,最主流的方言,还是当属最强大的“粤语”。除了两广地区,整个东南亚,还有美国的洛杉矶,到处都有着粤语的声音。对于内地人来说,一般都是先听过粤语歌,然后再去学广东话。
小时候,我就觉得粤语歌挺好听的,虽然会去跟着唱,但是丝毫不明白歌词的意思。大概是从2009年起,我就开始自学粤语了,这一学估计得学一辈子,反正学习语言我都是开心的。
那个时候,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去到图书馆的语言文学室,翻看粤语相关的书籍。比如听着香港明星的粤语歌,努力从歌词中积累词汇。比如观看翡翠台的港剧,学习粤语的日常用语。还有就是问问那些广东的同学,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好想说一句,努力学习粤语,我是认真的。
2014年的12月,我来到了广东上班。从那时起,我的粤语学习架构就由平面式变成了立体式。以前是在外省学粤语,缺少语言环境,如今来到了粤语的大本营,学习的速度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在广东阳江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当地人,他们通常会“两种方言”。第一种方言主要通行于本市,仅限于阳江本地人交流,即“原滋原味的阳江话”,也就是粤语分支的“高阳片”。第二种方言可以通行于本省,甚至是所有的粤语地区,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白话”,即粤语分支的“广府片”。该分支以“广州话”为代表,也可以理解为整个两广地区最标准的粤语。
同理,不仅是阳江,湛江、茂名、江门、肇庆、佛山等等,这些城市的人大部分都是会讲两种“方言”的,即“本市方言”和“广州话”。
广东方言,丰富而悠久,系统而繁杂,极具文学价值。笔者潜心学习的十几年里,所涉略的广东方言知识,也仅仅只停留在“粤语”的某些方面,必然是不到冰山一角。
除了粤语之外,广东还有客家话、潮汕话、粤北土话、军话、旧时正话、涯话等方言形式。这些不同的方言,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语言现象。
在这里,不同地域之间,各种方言千差万别、自成一派。而且,就算同一个城市里面,也可能有着多种方言分布的情况,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就像喜欢粤语一样,我热爱岭南的这片土地。它是近代革命的重要战场,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它是经济腾飞的核心驱动。由衷的道一句,“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祝福广东,越来越好。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