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魏先儿

魏先儿,高中毕业后回家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乡亲都叫他“魏先儿”。

图片来自网络

正儿八经高中毕业,他的眼界似乎开阔很多的。当时刚好改革开放初期,人人向钱看,对于劳力不多的家庭来说十二三岁的也算是半劳力了,至少可以在家干些轻农活儿让大人解放出来出去打工。“辍学潮”来了,尤其在我们农村,于是,魏先儿就多了一件事儿:家访。刚开学白天上完课就去学生家里,有的白天没找着人儿的晚上吃罢饭去,反正相邻五个村他转了个遍儿,最终除了一个在五年级留了三年的“留级生”外全部回来。

他是很认真的,包括课堂包括作业包括课下。课堂上打盹或者抛锚了就是一个粉笔头,特别准;作业完不成留校他陪着做一直到做完;课下找你谈心就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好好学,别老想着土坷垃里刨金子,按照你的程度考一中都没问题。于是,班里一群孩子晚上吃过饭都会点着煤油灯到学校做作业。

后来,校长退休了,他因为年轻也因为优秀接了校长。同样很认真:小学校,除了担任数学学科教学外连平时的考试蜡纸版都是让老师出完题之后他利用晚上刻版、推印,第二天早上给老师用;开学发新书时自己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都响的自行车到书店驮着两麻袋书(作业);周日又用这辆自行车驮着办公用品……

学生逐渐少了,“撤点并校”也来了,我们那里也被撤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将近退休的年龄,何去何从?当时乡里重点初中校长点了他的卯,指名让他去初中当后勤,就说就是因为他认真、较真。于是伺候了一任校长。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该退休了继任校长把他返聘还继续后勤,实在碍不过面子又干了三年终于退了。

退休后的他生活还算自在,因为老伴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所以就对仨孩子(俩儿子一个闺女)安排说每家住俩月,住到谁家那俩月退休金留足他和老伴吃药及零花钱,其他就做生活费,小病不用孩子们管,大病再说。他很开明,仨孩子也孝顺,每到时间点就开着车去接,尤其是老大,在县城住冬天有暖气,冬天会主动对弟弟妹妹说让爹娘在(去)他家过冬,钱轮到谁家是谁的。弟、妹不愿意就推来推去,结果是老大媳妇过年就会给老两口买衣服,给侄子侄女发大红包。自然老二和闺女也不定时去看望老两口。

退休后第五年还是第六年他老同学邀请他陪着去省城体检,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他去了,结果出来就去复检,复检确诊是胃癌。

他很乐观。回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三个孩子召集到一块说了情况并强调不准告诉老太婆,做了安排之后就住院动了手术。效果还不错,出院后就把遗嘱立了,通过村里几个老少爷们:遗属补助归老婆安排;抚恤金老太太一半用来今后看大病住院,其他剩余仨孩子均分;丧葬费办后事用;家里老房三间仨孩子每人一间,谁想要可以折价。安排完之后没事人一般,只是到了秋冬季节要去医院住上半月,老太婆问他咋了他说是老毛病胃疼……

那年冬天他走了,六十八岁。仨孩子把他后事办完后老大把老太太接到城里过年,于是每到中午暖和了在中心小花园都会见到一个妇女推着轮椅,老太太在上面坐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冷得狠,头天下了雪,冰茬子冻得瓷实。 六点半,天还未明,穿得鼓囊的俩人在院里忙活。雄嫂手冻得不听使唤,抬豆腐...
    米乌阅读 7,939评论 4 7
  • 我见过,我老师和她的父亲在医院走廊等待就诊,两人从始至终一句话不说,彼此像俩个陌生人。 给我老师的父亲,在哈尔滨找...
    赵主任故事会阅读 3,462评论 0 1
  • 一个女人上了四十岁,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的事情,父母有没有病,丈夫省不省心,孩子听不听话。按百分制算的话,如果这三件...
    只想听听你的心跳阅读 5,717评论 0 1
  • 4月8日下午,如约来到三经街沈河区劳动局,审查过档案,虽然缺了一张大学毕业生派遣单,需要到市档案馆查找,但是有转账...
    卉19253阅读 4,791评论 8 49
  • (一) 蓉城一殡仪馆里,哀乐凄凄。弓长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举行。 遗体四周放满鲜花。弓长老师的儿女们站立在一旁,...
    寒冰_a134阅读 4,761评论 1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