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两小只都准备好后,出发前最后一件事情依旧是读绘本。有了前一天“动手”事件,我和小妮蛋似乎都变得有些敏感,但她仍旧希望我去挑选绘本,我说如果妈妈挑选的不是你所想看的,那你会生气吗?她说不会。
妈妈,你今天不会扣工资了吧?
和孩子们在清晨愉快的时光中读完《说到做到你最棒》,然后用倒计时五分钟的时间,准备出门。上了电梯,小妮蛋仰着头问我“妈妈,你今天不会迟到了吧”。我高兴的说是的。她继续问我“今天单位不会扣你的分了吧”
我突然有些内疚,不过终还是希望这件事情能过去,就非常开心的对两小只说“不会了,谢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守时,让妈妈能够按时上班,谢谢!”
小妮蛋又对我说“妈妈,今天你帮我挑选绘本,我没有生气”。
我的天哪。受不了了,一句话让我更加内疚了,孩子永远比父母的爱多,他们才是无条件的爱。中午继续听课樊登《对孩子好一点》,樊登从复杂、简单事物的源起讲到教育孩子的误区,里面说到,很多人,最具备知识储量的年华就是高三,往后,很难再去求知,再去学习,因为在我们用简单的体系塑造孩子的过程当中,他对于学习的快乐、爱、美好都被破坏掉了,求知已经不再成为求知本身,求知只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个文凭、一个职称、一个奖励。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情。
达芬奇在临终前一个星期的笔记中写着一条“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很多人觉得这跟自己没有关系,但这和“求知”有关系,我们家长想要的是孩子的大学文凭,但却不知道孩子在家长各种千奇百怪的“逼学方式”中把“为求知而求知的能力和乐趣”丧失掉。直到我们长大后在单位,只要看到考试,都会问“考这个有什么用”。
那些纯粹为美好而美好,为求知而求知的人,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进化的逻辑,也有自己进化的力量,他不是外在的模块所组成的机械化的人,我们应该用对待生命体的方法来解决它,而不是用对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它。
可恶的爸爸
大晚上,武将自己做了大米粥,炒了八个鸡蛋,引的两小只不睡觉,边吃边夸爸爸做的好吃。吃完饭,孩子们把我凉在一边,雄赳赳气昂昂的拿着自己枕头纷纷投奔爸爸。
哼,八个鸡蛋就被收买成这样!
小土豆的自拍照
反思:
孩子们的睡眠红线刚被拉回来一点,就又被打回解放前。 哎,家里有个拖后腿的,我就是跑的再快,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