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9 秋文心理暑假教师公益
第三天学习心得:
第一,心理学考查一个人成长与否,是看TA在压力情况下对一件事的反应模式,这里的“压力情况下”是块试金石,因为风平浪静的时候是看不出一个人是否成长了。如果一个人的反应模式是“先稳定情绪,再着手解决问题”,这才说明TA通过学习升级了旧有的模式。而一个人单单是升级了旧有模式还不够,同时还要有血有肉,这样才是真成长!
第二,学习的三大目的:1.搞定自己,为民除害,为世界做贡献。2.与爱人好好地谈情说爱,孩子才会好好地做自己。3.让自己智慧一点,让自己对孩子的爱提前长大,让自己的爱引领孩子而不是束缚孩子。
第三,学习心理学是为了了解自己而不是为了搞定别人,你越了解自己,才能越了解别人。当你真正了解自己,你会发现那个充满爱充满慈悲圆满具足的自己,爱满自溢,你才能真正地把爱给予别人。而真正的爱是没有行为、没有目的的,仅仅只是爱。
第四,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看问题的纬度,练就一双“全知视觉”的眼睛来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而不再只是局限于眼前。比如,你的孩子行为出现了偏差,学了心理学后你就可以不再纠结于孩子的行为,而是从整个系统观的角度来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循序渐进地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也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如果你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行为本身,那么,只能是像个“消防员”,一处火灭了,再赴向下一处。
第五,在一个体验活动中,我更加清晰地看到子女是父母的复印件的事实,看到了我们是如何通过父母的眼睛和嘴巴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们从小被对待的方式会成为成长后我们与他人与世界所有关系的原型。
在这个体验活动中,辛导先让我们拿出纸和笔,分别给以下几个问题填空:1.小时候我爸爸是____对我的;2.小时候我妈妈是____对我的;3.那时候我觉得爸爸是个____的人;4.那时候我觉得妈妈是个___的人;5.我最渴望爸爸____对我;6.我最渴望妈妈____对我;7.我最希望爸爸能成为____的人;8.我最希望妈妈能成为___的人。几个环节下来,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小时候爸爸妈妈怎么对待我们,成人后我们就是这么对待身边的爱人和孩子,尤其是其中那些引起小时候的我们负面情绪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更多地被我们用来对待爱人和孩子;小时候我们觉得爸爸妈妈是个怎样的人,成人后的我们几乎也就成了那样的人;小时候我们最渴望爸爸妈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份未被满足的需要,成人后就转而要求我们的爱人。
这样的体验活动,让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要警醒——我们不能再如此无知无觉地延续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了,不能让孩子重复我们的不快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须从我做起!
第六,再次深刻体会到这个学习场域的能量,感受到能量神奇的力量。这样的场域让我可以更客观理性地看待生与死的问题,可以更加敬畏生命,哪怕TA只是一个刚刚孕育的细胞,都必须被看到。我发现每一个体验活动,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每一次相遇仿佛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比如,在体验原生家庭对我们影响的这个环节中,我在场中随意遇到一位搭档,在朗读之前各自写的那些内容时,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俩是如此的相似!过后分享感受时,她坦言从我这里获得的支持更加从容淡定,而她给予我的比较涣散。这个从她收到我的“爱之花”清晰准确,而我收到她的花是不确定的事实也可以看出。我告诉她我与父亲和解的这条路已经走了将近两年了,课间休息我发现她笃定地去报课了,能支持到小伙伴去到寻找幸福的路上,我还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