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末第一次快速看完《成为作家》后,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给了初学写作的我很多的启示,因此这几天又将其细读第二遍,做了思维导图,摘抄了一些笔记,现将这本书带给我在写作方面的启示分享给大家。
1. 对写作的认识
一直以来,虽然自己喜欢写些日记,记录生活,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写作方面“精进”,因为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很差,不会用华丽的词藻,不会叙述故事、将故事描写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也没打算朝作家之路发展。但今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慢慢改变了我的想法,觉得即使成为不了作家,也应该在写作上提高自己,具体原因可参照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精进'写作”。
自从打算在2016年最后的100天里坚持每日写500字后,开始接触写作方面的书籍。而此书中开篇作者的一句话极大地鼓励了我:“一个人是否能够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写作认识的问题。”
作者提到很多初学者因为对写作认识而非写作技巧出现偏差,导致他们无法进行文学创作,比如“天才是教不出来的”的错误认识。她认为初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写。她这句话让不擅于“写作技巧”的我,重新燃起进行文学创作的火花,同时对未来写作之路充满了希望。
2. 作家的两面性
作者在书中多次谈到作家的双面性格,A面是:成熟、无偏见、温和、公正;B面是:敏感、童真。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应该有意识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性格。A面相当于你的意识,B面相当于你的无意识,将你的意识与无意识结合起来、反复交替应用于你的作品之中,你才能写出真正优秀、又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此外,写作者面对自己或外界的“批评”,需要用A面去交流处理,而B面像一位好朋友,宠溺你,使得你永远保持敏感和童真,使得你可以用儿童的眼光探寻这个世界,而不用担心它会伤害到你作为艺术家的气质,因为A面足够成熟、强大,帮你处理这些日常生活的压力。
3. 写作时间
自从我给自己定了100天写作计划后,我将早晨的读书时间改为写作,一方面是把近期重要的事情先完成,另一方面,晨起写作足够安静,可以让我长时间处于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中,这样不仅写作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写作内容也是内心真正想写的。
在此书中,作者对刚学写作的人在写作时间方面恰好与我一致,主要有两个阶段的建议:第一阶段,晨起写作。比平常的起床时间早半小时至一小时,让自己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利用无意识进行创作;第二阶段,按约定时间写作。每天早上给自己约定当日一个写作时间,15分钟足够。到了约定时间后,放下手中的任何事情,开始写作。
通过这两阶段的长时间训练,可以让你进入一个写作流畅的状态——随时写作。
而目前的我恰好在晨起写作中,但我起床时间还是与往常一样,睡到自然醒(不过开始学习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及早唤醒自己),只是醒来后开始借助于作者所提到的无意识,将映入脑海中第一个想要写的立刻写下来。写作中也不再像往常一样,时常喜欢中途回去检查,而是一口气完成初稿。这样做了几天之后,发现自己写作似乎流畅了一些,完成初稿的时间缩短了不少。
4. 素材来源
影响初学写作者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不知道写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没什么可写,而是生活在当今环境下的我们,将自己的B面性格隐藏起来,一直以A面性格去生活。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常调动、训练自己的B面性格,即敏感、童真的一面。
作者提到有两方面素材来源可追寻:第一,以儿童的眼光与心态探寻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与成人眼光不一样了,原本是你眼中普通的东西,你可以像儿童一样问出十万个为什么,而这些恰好就是写作最好的素材来源之一;第二,把你所看到的景象用准确的文字描述出来。比如一张照片,也许以往你只能写“这是一张照片”,现在你却可以尝试用更精准的文字描述下来,比如“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外观现在怎样”,“照片里面有哪些人”,“拍时候的故事”,“里面的人现在如何”,“这张照片勾起了你心中怎样的情感”等等,你若能将所看到的东西,更精确地表述它,自然又可以写出很多东西。
5. 评价
度过前面的阶段后,你大概已经进入到流畅的写作状态,这个时候的你可以开始进行“评价”环节。主要分为两方面:
第一,个人的检查。对于那些初稿,作者认为你的首次检查并不是写作技巧类的,而是找出你的品味与优点,尽早形成你自己独特的风格,有利于你在写作路上走的更远。然后再去从写作技巧上改进,比如句子类型、标点符号、用词问题、故事情节描述等等方面。
第二,他人的建议。过早寻求他人的建议,它带给你的打击远远超过对于你的帮助,让你对写作的信心逐步丧失,甚至离自己真正的品味与优点越来越远。因此,只有当你能够进行流畅写作,初步有了自己的风格,小心脏足够忍受别人的批评时,再去接受别人具体的建议,这样你才能从他人的评价中收获更多。
6. 模仿
模仿是我们在训练写作技巧时关键的一环,但作者却建议我们在初期学习写作时不要过早去模仿,这点与“他人的建议”一样,只有在我们的写作风格雏形初步形成后,再去模仿他人的作品。主要可以从几方面进行:第一,发现别人作品中有用的素材,研究其思想源头,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思想;第二,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将名家作品与自己同类型的作品相互比较,找出别人的优势所在,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第三,用词出新意。坚持不懈地尝试用新鲜、恰当的词语表述同样的意思,会让作品脱离单调乏味的状态。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给了其它建议,在此不一一而述。正如书中结尾处作者说的一句话——一部作品写出来有多好取决于你和你的生活:你有多么敏感,多么有辨别能力,你的经验能够多么贴近读者的经历,自己多么透彻地领悟了好作品的要素,以及你的节奏感有多好。
希望我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来能写出好的作品。以此共勉!
PS:需要此书思维导图者,可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