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鲁道夫·德雷克斯
面对孩子的优秀表现,我们常常会说,宝贝真棒,真厉害,真聪明,真乖……
甚至工作以后,有领导喜欢对下属说,真棒,并竖起大拇指,或者说干得不错,感觉夸人都不会夸了。
1
做个游戏:贴标签
小熊坐在教室中间的凳子上,张老师在她的背后贴上聪明的标签,其他学员围成一圈绕着小熊走,走到小熊的背后依次说:小熊真聪明!一圈走完再来一圈,再依次说:小熊是个聪明的孩子!
十来个人夸了一遍小熊真聪明,又夸了一遍小熊是个聪明的孩子。张老师问问小熊的感受,小熊有点懵,说一直被夸聪明,心情从一开始的开心再到后来的压力山大。张老师问以后会怎么做呢?小熊说:“以后遇到新任务的时候有可能不敢尝试,因为不能失败,不然我就不聪明了。”
那么,假若我们一直在家里夸孩子真聪明,有想过未来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吗?有想过在他们进入校园或者踏入社会时,如果很少有人像父母一样积极地表扬孩子,等他们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有更深的挫败感吗?
当然这只是假设,因为并非所有的表扬都会带来后续的问题,但它的功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正面影响也并非多么有力。
2
聊天过程中,大家都探讨说,名牌大学毕业出来的创业比例相对却少,可能更倾向选择稳妥的路,缩手缩脚的,不敢尝试怕失败,更怕达不到父母和周围人的期许。
表扬更多的带来负面影响,而鼓励则大不一样,或许很多父母分不清表扬和鼓励,我们要了解表扬是关注人的,而鼓励却是关注事的,表扬的话用在任何人身上都合适,而鼓励有时候是独一无二的给予。
我们来试着读一读表扬VS鼓励的话语,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思考一下之后会怎样做?
表扬:
1、你今天终于记得收拾自己的玩具了,真是个好孩子!
2、你把碗都洗了,真乖!
3、你考了全班第一名,是全家人的骄傲!
鼓励:
1、你今天玩好玩具之后就送玩具们回家了,这就是说话算数。
2、我刚出去了一下,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碗都洗好还收到碗柜里去了,谢谢你!
3、你考了第一名,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努力,你每天除了完成作业还把课后练习都做了,这是你努力的结果!
3
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不仔细列出对比,甚至不能察觉表扬和鼓励的区别,真正写出来以后才发现鼓励带来的后续积极价值取向远超了表扬。
表扬:乖、好孩子、是家人的骄傲;鼓励:说话算数、描述发生的变化、努力的结果。鼓励的话语让人感受到后续的努力方向,就算下次做不好,考不到第一名也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挫败感大,只会更加努力,更愿意去做好。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恒景家长课堂里教的,鼓励的关键态度和技巧。
关键态度:主角不是家长,是孩子。
技巧:
不贴标签,不比较;
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照镜子”,就事论事,不就事论人;
关注孩子的感觉,不是大人的感觉;
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即使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客观描述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然后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
让我们一起学习多说鼓励的话语,我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那样的人,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多时候要描述所看到的,鼓励孩子的努力和帮助,表达谢意,并且相信孩子,认可孩子的价值。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他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被父母调教过的样子,原本我们爱的就是落入凡间的天使,自然而又美好,让我们一起多多鼓励孩子,接纳我们的孩子,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