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是我国24节气之一的白露。古籍《孝纬经》中记载:“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此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元代吴澄所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则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到了白露节气,气候开始转凉,此时,人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甚至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凉、燥为此时的主气,故秋天养生的主要方法是养肺润燥以适应季节变化。
避免过度“秋冻”,保护身体阳气
民间有句俗语,白露不露身,寒露脚不露。是说白露过后再不能赤身裸体了,特别是早晚时候,防止受凉。
白露一到,早上和傍晚的气温明显降低,自然界万物慢慢变为收敛闭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进入收敛藏养状态。
此时起居作息要做相应调整,养成适当早睡和适当早起的好习惯,避免熬夜,《黄带内经》中提倡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有利于阴精的收藏,早起可顺应阳气的升发与舒展。
秋季天高云淡,正是运动强身的好季节,此时宜多在户外运动,呼吸、吐纳养肺气,强健躯体筋骨。
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登山、唱歌、跳舞、快走、慢跑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老年人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肥山、游泳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和谐。
应对秋燥,食“白”润肺
白露以凉、燥为主气,燥易伤肺,秋燥耗人津液,人们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因而此时的养生要预防秋燥。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白色入肺经,此时宜适当多吃白色食物以养肺润燥,如:山药、板栗、莲藕、银耳、百合、莲子等。还可自制一些家常养生膳食,如:白萝下鲫鱼汤、银耳百合莲子汤、冰糖雪利汤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此时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所以白露时节养生不能过分强调“补“,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
牢记药补不如食补的道理,而此时的食补首推“粥补”,即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此时的梨、苹果、葡萄、橘、柚、柿子、龙眼等水果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食之可起到良好的食疗作用。
秋季属肺属金,春天属肝属木,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肺金旺则克肝木,秋季肺气旺盛,容易使肝木受损,而酸归肝经,所以在这个时节,应适当多吃酸味食物,以补肝养肝,如蜂蜜、葡萄、梨子、柿子、醋等食物;同时,还应少食辛辣温燥、油炸煎炒的食物,以免耗伤肺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