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若依,是在去年的新生报到那天。那天,是我刚调到这个学校的第三天,繁忙的开学工作让我觉得有点儿心力交瘁,趁着新生还没到齐的当儿坐在教室里发呆。
就在这时候,李若依走入了我的视线,一起来的还有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叔叔,唯独没有妈妈。办理完所有手续,李若依爸爸把我叫到一旁,小声和我交代了家里的情况。原来是他们夫妻因感情不和离婚了,若依平时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看着这个刚刚六岁的女孩儿,衣服松松垮垮地挂在肩上,凉鞋后面的鞋带儿被直接踩在了脚下,变成了一双拖鞋,我若有所思。我也有一双儿女,平日里从饮食起居读书学习照顾着他们的生活,我想象不到一个孩子没有了妈妈一个家庭没有了女人是什么样子。若依爸爸告诉我,他们兄弟三个常年在山东做生意,若依平时就托给了爷爷奶奶,现在进了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往后就希望我多多管着他了。若依爸爸说话挺客气,准备离开时若依开始哭,接着是旁若无人地嚎啕大哭,拉着爸爸的手不让走。我一直哄不下的情况下,开始整理班级里其他事物,让这对父女自己分别。
最后,在李若依撕心裂肺的嚎哭中,爸爸又是许诺又是批评地离开了。我接下了这个刚刚六岁的女孩儿,往后的日子里,每一次不如意的时候,她就会哭,哭着找爸爸,像一只迷路的小羊,无依无靠。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她是个失去了母爱的孩子啊!可是,又不能无原则地骄纵她吧,毕竟学校不是家里,老师不是家长啊!
就这样磕磕绊绊的一年走了过来,若依长大了不少,但依然和别的女孩儿有些不同。她们要么是乖乖的很听话,努力学习,要么很独立,早早地完成了从家庭到学校的适应,但若依不同。衣服依然不是很规矩,一样的背带裤她总穿出几分邋遢,衣服很多,却不知道什么天气穿哪一件,总要生活老师一遍一遍地催她。不管什么样的鞋子,她总能变成拖鞋,课桌里永远是一大堆,桌面上桌底下到处都是作业本课本,每次调换座位,她总是最后一个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有一次,李若依生病,发烧烧到将近三十九度,我抱着她去医务室,她口里一直叫着“爸爸,爸爸”,叫得我鼻头酸酸的。在医务室,她吐了我一身,却迷迷糊糊地给我道歉,想起她平时的不听话、倔强,又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可怜!爸爸一边往学校赶,一边打电话给我道谢,,其实我又怎能舍下这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儿呢?
二年级以来,李若依变了好多,不再那么倔强,不再我行我素。那天早上,我在领读《妈妈睡了》那篇课文,教室里安静极了,只能听见孩子们饱含深情的读书声。这是一篇体现了孩子爱妈妈、妈妈更爱孩子的文章。接下来,我配了抒情的音乐,希望他们能通过朗读把文本表达的情感理解透彻。李若依第一个举起了手,她平时喜欢朗读课文,也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温馨的音乐舒缓地传来,李若依开始动情地朗读,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了浓浓的母子感情之中。读到文章结尾,李若依声音变得哽咽,但依然坚持读完了课文,孩子们给了她最响亮的掌声。读完了,李若依呆呆地站在位置上,晶莹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流下来。我走到她身旁,轻轻抚摸她的肩膀,示意她坐下。我叫起了别人,朗读依然继续下去,李若依却再也没有抬起头来肩膀微微颤动着,颤动着,我没有去打扰她。
下课后,别的孩子去喝水了,剩下李若依自己,我轻轻地走过去揽过她的肩,告诉她我们要去吃饭了。她抹了一把眼泪,朝我笑了笑,和我一起走向了餐厅。
每每看到这个依然独立而有点儿倔强的女孩儿,我不止一次地想,那一汪眼泪,晶莹透亮,犹如清冽的泉水,应该装满了对母爱的渴望吧!而她,坚强地擦干眼泪,朝我的莞尔一笑,和她七岁的年龄又是多么地不协调,折射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对抗命运的独特方式。面对这个刚满七岁的女孩儿,我何以去谈即将四十岁的人生?我何以抱怨工作的劳累生活的单调?那一刻,她的泪水晶莹了我的心房,教我学会了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