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最早始于夏朝,到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也时兴穿草鞋。东汉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大多脚着草鞋进行劳作,草鞋一时间成了劳动人民的专利。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客家人脚踏草鞋进入巴蜀大地,带来客家人传统的编制工艺。
为深入了解客家草编文化,7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拾光团队的成员们来到“草鞋婆婆”巫云芳的小店,学习编制草鞋,传承客家草编文化。
巫婆婆用基床丈量鞋码。
巫云芳,83岁,是清奉直大夫巫作江的后裔,从小在洛带街上长大。12岁时,她就跟着母亲学习了草鞋的编制。2005年, 在洛带镇政府的邀请下,巫婆婆来到洛带古镇,开起了这家草鞋店。
巫婆婆的草鞋店面积不大,仅十余平方米,但是里面的东西不少。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款式、材质、色彩的草鞋,还有其他的草编、竹编、麻编工艺品。店里最大的宝贝,是一台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草编基床。“这是我从母亲传承过来的,我用它来丈量鞋码。”婆婆讲述到。
繁复,但饱含乡情的编制方法
编织草鞋的草绳,是高山上的天然蓑草,很有韧性,除蓑草外,草鞋编制还可以用稻草,麦秸,玉米秸,东北的乌拉草等其它各种各样的材料。
各种材料的鞋,巫婆婆都会编,光是店里,就有蓑草、谷草、竹麻、麻线等编制的鞋。
如今,为了增添草鞋的美感和舒适度,不少草鞋还与布条搭配,或将鼻绳用彩色布袋代替。轻便适脚、舒适美观的草鞋,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喜爱。
巫婆婆正在编制鞋底。
巫婆婆说,打一双草鞋出来,需要进行一捻麻绳、二编鞋底、三织帮尾三道工序,而细化下来,则有搓绳、套被绳、打鼻、编草等八个步骤。其中,花费时间较多的是编鞋底。
尽管已是八旬之龄,但巫婆婆那双满是沟壑的手,依然灵巧有力,一根根蓑草,在她手指的舞动之间,被迅速捻合编织,一步步搭建起草鞋的“骨架”,两三个小时就能编出一双草鞋。
简朴,但心系传承的草鞋婆婆
婆婆喜欢打草鞋,也很愿意把这门手艺介绍给来古镇参观的游客,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一边打草鞋,一边跟进店参观的游客们聊天,介绍客家草鞋的工艺和历史。
“有很多朋友都喜欢穿草鞋,我也喜欢穿。”婆婆听到成员的感概,笑着说,“真希望有年轻人能够学习打草鞋,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七十年坚守,七十年传承,编制草鞋的路上,巫婆婆从未有过动摇。“正因为有了像巫婆婆一样,坚守在传统工艺文化道路上的传承者,这些工艺才会被更多人知晓,喜爱,因而流传下去。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编制草鞋,将客家草编文化发扬光大。”拾光团队队长李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