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宋真宗赵恒当朝时,有一个士兵犯了罪过,按法律应当处死。真宗饶他一命,判决打二十脊杖发配远方。这个士兵高声叫唤愿受剑而死,而不愿服处杖刑,执刑的人把握不住如何是好,于是向真宗奏请处理意见。殿上传宣圣旨道:“必须先服杖刑后,再来听旨是否处斩。”待施过杖刑后,执刑者来请圣旨,真宗说:“他只是害怕挨杖刑。既然已经打过了,就送去发配之地,别的不再问了
点评:当人执迷不悟或者比较幼嫩时可以通过欺骗让他过了眼下这一关。如果跟他们讲道理,很可能讲不通,不如暂时欺骗他!小孩子如果跟她说有好吃的,不如欺骗他有虫子更能让他就范!别人说一年只有三季,好,就是一年三季,不跟他们罗里吧嗦解释太多,反而是智慧的体现!别人用迷信来蛊惑你,你就用迷信的漏洞来迎击,让人哑口无言更有意思
这就叫化繁为简!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很想吃早点,于是故意起的晚了点,然后跟我妈说来不及了,给我钱,我在路上买着吃,结果,我妈说把这碗蛋炒饭吃完了就给你钱,结果我吃完了之后,我妈跟我说:你都吃完了还要什么钱啊啊啊?赶紧走,快迟到了 ! 哎,心塞=。=
②北宋仁宗时,潞国公文彦博知益州,曾经在一个大雪天中宴请宾客,夜深了还没有散席。随从的士兵有人大发牢骚,并且把井栏拆掉烧了避寒。一个军校把这些向文彦博报告了,席上的宾客听后都吓得腿打颤。文彦博镇定地说:“天气也确实冷,就让他们把井栏拆了去烤火吧。”说毕神色自若地继续饮酒。随从的士兵们泄了气,再也没有找借口闹事。第二天,文彦博查清是谁先动手拆井栏,把此人杖责一顿打发走了
点评:如果下令严查,恐生动乱,不如把事态控制下来,假装不在意,待到自己处于优势状态的时候,再暗里慢慢查出来,效果更好!这就需要暂时按下愤怒的怒火
苏轼任密州通判时,有盗窃发生却没有捕获盗贼。安抚使派三班使臣率领强悍士卒数十人,入境来捉捕盗贼。那些士卒凶暴放肆,用管制的物品来诬陷百姓,强行进入民宅,甚至争斗杀人,犯事后畏罪逃逸。老百姓向苏轼控诉,苏轼丢下诉状不去看它,说:“事情不可能到这种地步!”那些杀人的士卒听到这话,便放下心来。之后苏轼才慢慢派人把他们捉来处死
遇事需要镇定自若,需要见识才能做到,否则有心无力!这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表现!化弥乱为无形,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
③刘表喜爱小儿子刘琮,长子刘琦怕有祸临身,便找诸葛亮问计,诸葛亮却一直没有回答他。有一天,两人一起登楼,上楼之后,刘琦让人把梯子拿掉,对诸葛亮说:“现在从您口中说出的话,只会进入我的耳朵,绝对不会有第三者听到,您还不能教我吗?”诸葛亮说:“你没听说过同为晋献公的儿子,申生留在国内是危险的,重耳逃到国外反而安全了吗?”刘琦恍然大悟,遂自请外放镇守江夏
点评:我想起来一个典故:樊哙是娶了吕太后的妹妹,刘邦垂危之际,任命樊哙平叛叛乱,但是因为刘邦受到他人告状说樊哙要起兵造反,非常愤怒,要求陈平(一个谋士)杀了樊哙。这就让陈平很尴尬了,杀了樊哙,万一刘邦死后,吕太后怪罪怎么办?不就跟吕家结仇了吗?而且还是刘邦激愤之下处决的,这事不好办。于是希望把樊哙送到京城让刘邦自行处决。结果走到半路上刘邦驾崩!陈平吓得不敢直接送樊哙进京,反而是先让樊哙进京。见到吕太后以后陈述错误,而且自请做郎中令,守卫宫廷,说白了就是靠吕太后近一点。反而让吕太后的妹妹多次进谗言不能得逞
这两个人一个靠近,一个靠远,反而远离了祸患!古代远离谗言君主猜忌,方法就是把大门打开,并让自细作很轻松的就知道了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同时收买权臣,至少不得罪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大门紧闭,拒不见客!表明自己不参与党争,也不会犯上作乱!这适合于有机会有能力但是不如做的一种态度
这些都表明你善于把祸患化于无形,掐死祸患于未萌中
我还想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唐玄宗年间,要登泰山封禅,可是又怕突厥犯境,那要布置大量兵力在边境,但是这不显示不出你天下太平的情况吗?那你封禅搞什么,所以到底该怎么办呢
大臣裴光庭答道:“四方的夷国之中,突厥是个大国,他们屡次要求与朝廷和亲,可是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没答应。现在派遣一名使者,要求突厥国派一名大臣,随从天子封禅泰山,他们必定欣然从命。只要突厥来人,那么其他外族的君长就没有不来的了。这样,边境上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后来果真没有出事
只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部分和客观规律,就极大可能把事态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走!看着好像突厥那么强大,得动用多少兵力才能控制住突厥啊,结果只要控制住关键的首领就可以了!事情原来解决起来这么简单!实在是匪人所思,又在意料之中
这真是四两拨千斤,庖丁解牛啊
你比如现在国家每过几年就把各大军区领导都换来换去,本身不也就是四两拨千斤之举吗?
还有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悄悄地就一代代的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不费吹灰之力!
还有把那些威胁到自己或者跟自己不对付的人调到别的地方去任职,或者明升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