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行为变得微小的“缩小规模”法。
这是《福格行为模型》一书,精读分享的第19篇。
如何让行为变得微小?
上一集我们分享了第一种技巧,入门步骤。
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二种技巧,缩小规模。
就是将你想做到的理想行为,缩小到极小的规模,再开始行动。
举个例子,你想每天做20个俯卧撑,就从每天做1个俯卧撑开始。
有人或许会问,这么简单,有用吗?
张伟认为,有用!
因为张伟每天快走6000步的习惯,就是这么开始的。
张伟是从每天在小区快走一圈开始的,快走一圈是600步。这个规模小而简单,但正是因为规模小,所以张伟容易坚持,这种坚持,帮助张伟树立了自信,并逐渐提高了张伟快走的能力,这让张伟的快走不断进阶,最终养成了每天快走6000步的习惯。
用这个方法,张伟还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张伟的孩子在暑假期间,有一天给他说,“爸爸,我想养成早起锻炼的习惯,但发现早起太难了。”
张伟问孩子,“你真的想早起吗?”
孩子说:“我想。”
“那你想几点起床锻炼?”
孩子说:“我想6:30起床,去跑5公里。第一天是做到了,但感觉很困,又很累,第二天就坚持不了,是不是我意志力不够?”
张伟想到了缩小规模的方法,就给孩子一起重新设计了接下来的计划。孩子平时在学校一般7:30才起床,现在放假就起得更晚了。一下子要6:30起床,确实很困难。
缩小规模的设计是,第一天,7:20起床,只早起10分钟,并且第一天不要跑步,只在小区快走10分钟,这样身体更容易适应,体力跟得上,心理上也容易接受,不会那么抗拒。
什么时候,孩子觉得这个起床时间与快走没有压力了,再提前10分钟起床,开始跑步500米,等完全没有压力了再开始下一步。
张伟预计孩子要一个半月才能到6:30起床和跑步5公里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孩子一个月后就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
现在,张伟又将缩小规模应用到了自己的习惯养成中。
比如张伟希望在飞机上能够养成看书的习惯,他的理想状态是每次能够至少看一章,现在缩小规模的做法是,每次先看一页。
比如张伟希望在出差过程中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他的理想状态是每天能够喝1升水,现在缩小规模的做法是,每次先喝一口。
比如张伟希望养成拉引体向上的习惯,他的理想状态是每次能拉25个。现在他缩小规模的做法是每次先拉一个。
事实上,当缩小规模的行为做到后,张伟如果没有意外,一般都会自然而然的再多做一些。
因此,如何让行为变得更加容易?第三种方式是让行为变得微小,其中的第二个技巧,就是缩小规模,将理想行为缩小到小而简单的规模,再开始行动。虽然只有一小步,但只要每天都在坚持,从不放弃,从不退缩,持续进步,最终就会完成理想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