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鸡汤文忽然攻击我
上学时候最讨厌的除了应试作文就是鸡汤文——将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例,糅几句无病呻吟的感悟,写就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包装以华美藻饰,冠以心灵鸡汤的美誉。既无法催人警醒,也不能解决问题,除了强调那些早就烂熟于心的道理外,一文不值。
“二舅”也是典型的鸡汤文,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两段文辞华美的感叹,加几句高考作文式的格言。何以爆红网络我不知道,但这类文的作用也只有感慨几句了,远不配引以为意见领袖,或者至理名言。“二舅”在各种包装宣传之下被赋予太多无谓的社会价值,这恰恰说明“我们”是多么“急需”——或者多么缺失。(荒唐言语,各位自行领会)
与苦难的抗争可曾光鲜亮丽
残疾人往往比想象中多,至少我生活中是这样。是故我深知平凡人对于命运不公的态度,那绝不可能是苏东坡式的坦达,往往只是恸哭过后的知天命。但我在这里并不想分享亲历过的“知天命”的故事,更不想靠他人的苦楚换什么认同与怜悯。那些被折磨着的平凡人们,在苦难中坚强地活,也许只是因为认了命,不愿意去死。
他们就这样与苦难打着名为人生的拉锯战,活着受苦,在受苦中活着。
手拿笔杆的人没体会过他们的痛苦和无奈,却将他们生命的韧性定义为精神充实,歌颂着乐观,积极,坚强,甚至还有个爱情故事。那不是他们选的,他们只是接受了。
用童话般的口吻夸耀他们的乐观积极,好像这才是他人生命的原本模样。我觉得荒谬。不曾经历,谈何理解;既不理解,为何夸耀。
他人坚强何必做你的食粮
赞颂他人的坚强,大概也没什么。但精神内耗又是什么?我不懂,去网上查了查,大概有点理解。
通常来讲这种词是用来装13的
面对他人的不幸和抗争,作者引以为自我疗愈的良药,治疗自己的精神内耗。因为他人在苦难中坚强,所以内心不再迷茫,我看不懂其中的逻辑关联。别人的苦与你又有何相干,又凭什么拿别人的苦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呢?当我们感慨不幸者生命的张力,也许因他平凡的英雄气魄而鼓舞,也许因自己的侥幸而愧怍。可作者拿他人的不幸来自我慰藉,我认为这是对他人之不幸的亵渎和讽刺。
我想到了那句“吃亏是福”。生活的苦难总是客观存在,却绝非理所应当。苦难或许能够予人磨炼,但苦难不是磨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只是苦难中的自我激励。我们不必乞求苦难来磨炼,我们的苦难更不应该被他人冠以磨炼的美称。
无需赞颂苦难,我们终将战胜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