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同样是4小时,信息含量很大,主要讲了5只黑天鹅,分别是:时间战场、服务升级、智能革命、认知迭代、共同体危机。
接下来几天,我会逐一消化这些概念,讲给你听,顺道说说我的理解,最后来点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第一篇,核心概念是时间战场。
2016年,一种声音会在耳边多次响起,那就是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了。
啥意思呢?在移动互联网早期的时候,各种类型的产品用户可能就几百万几千万,移动互联网还在飞速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还未接入,而过了2016年,微信日活用户接近8亿,能上网的人基本上全接进来了,人口的红利消失了。
如果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帝国,这是后没有了人口增长,那么还剩下什么呢?罗胖告诉我么,剩下时间,用户每天固定的时间。
罗胖说:“因为一个人只有24个小时,每天只有那么一点时间,可以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工具,去关注其他的世界。时间是一个固定的池子。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发现我抓住了2016年的第一只黑天鹅,时间是一个战场。”
于是用户的时间成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的战场。
用户的时间成为稀缺资源,各大公司都在抢夺,围绕用户时间的竞争正在迅速展开,成为下一个战场。
根据这个理论或观点,罗胖给出了以下几个洞察:
1,阿里为获得用户时间而焦虑,17年阿里的社交会还会卷土再来。
2,张小龙说的小程序用完就走的理念只适用于微信,因为微信是用不完的。用完就走对其他公司就是噩梦。
3,决定电影票房的因素中,内容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用户时间耗不起。
这三个都是比较具体的案例了,还有一个方向性的预测:
未来,在时间这个战场上,有两门生意会特别值钱:第一,就是帮别人省时间。第二,就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总结下来,无非说了两件事:
用户的时间(指的是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5小时)已经固定了,用户时间的总量相当于被程序写死了,就是一个固定数字,一年全中国市场由互联网占据的总时间只有18250亿小时。
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抢夺用户时间,时间成为战场。
那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或推理呢?
1,用户总时间虽然现在平均是5小时,以后可能会增加,比如时间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交通时间、吃饭时间可能会被缩短,假如人人都不用工作,那么可能就会多出8个小时,那么这种能够让人不工作的公司就会很值钱,比如人工智能替代人类。
2,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稀缺资源,对个人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资源。那么一天24小时怎么花很重要,毫无疑问,几乎没有人愿意把时间花在无聊的事情上,那么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事情、有趣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多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然后告诉其他人。知道这些事情本身以及传播这些事情可能越来越重要。
3,从个人成长角度来看,应该极力避免成为各公司战争的牺牲品,各公司用来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要具备抵抗意识,防止“随波逐流”。
那么学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怎么理论联系实际呢?
个人策略: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更好的,然后主动做出选择,将时间花在你认为好的事情上,将这些好的东西传播出来,与人分享,帮助更多的用户发现好的事情。
多去发现好的东西,把时间花在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