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朵爷的第5篇原创文章。
我是朵爷,18岁二次元少女,猫奴,影评人,自媒体人,一家初创公司的CEO,也是个Cosplay爱好者。
擅长时间管理与个人提升,广泛涉猎金融与哲学,努力学习运营营销与内部管理。
坚持阅读261+天,坚持运动192+天。
喜欢思考热衷提问,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
很高兴认识你。
说在文章开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原本打算是在2.22号的下午2:00开始写,3:00完成。但是我说一下我现在的实时报时:5:43分。2点就应该开始落笔的文章,怎么拖到了现在才开始呢?
我回想了一下,在这将近四个小时内,我跟朋友聊天、安排周末的活动还玩了两盘王者荣耀。但是这一些杂项他们没有一个重要性大于我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这三个多小时他们能够给我带来的收益也远远不如我一个小时的输出收益大。
这就是所谓的“道理我都懂,但没什么用处”,借着我自己的例子,为大家引出下面我要讲的这个主题:拖延症。
1.“拖延症”到底是什么?
单纯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这种行为最多是个坏习惯,只能被定义为“拖延”。若是这种“拖延”影响到了情绪,让人产生强烈的自责和负罪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话,我们将它定义为“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其实拖延症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顽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虽然你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也希望做出改变,但却经常会被这种习惯给牢牢支配住。习惯会变为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和思维模式一样,意思是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拖延这种状态,那我们就会从根本上,习惯性的保持这种状态。
2.“拖延症”是怎么产生的?
说来也奇怪,拖延症其实是来源于人对自身的自信。具体来说就是:人类对自身可以依靠紧迫感产生动力从而在一段所剩无几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这种意念充满信心。即人们以为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能做的更好。
不可否认,紧迫感确实能够为我们带来一定的效率,这也是Deadline(死线,截止日期)的存在意义。但我们还要注意到,我们的心理活动是遵循的一定的规律的,情绪需要张弛有度,压力过度与过小都是有害的。
但一件事情总是被拖延,当事人所要面对的时间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如果长期在这种充满高压的环境下工作与学习,就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并且更加容易产生内疚、焦灼的感情。即使最后完成了任务,匆忙赶出来的作品犯错率也会很高。
3.如何摆脱“拖延症”?
·培养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制定有效,可衡量的计划
·实践
-培养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边开着音乐边写作业的话,你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被分散,想要进入“心流”状态自然也是难上加难了。有些人会说自己擅长于多任务的同时进行,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女性在“三心二意”这方面确实比男性更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女性擅长同时进行两三个任务也可以有条不紊的原因。
其次我们要注意到,在多任务中相互切换时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先做做英语试卷,然后看看历史,再翻翻数学,这中间任务切换的时间长度会大大超出你的想象,而且大脑也会比平时更容易疲惫。所以,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专注力,一次只用心完成一件事情。
-制定有效,可衡量的计划。
怎么谓之有效呢?即可以在现阶段通过自身努力做到的;可衡量则是可以量化的标准,以供定期的反思检讨。
1.制作To Do List,列出未完成事项。
2.找到那些重复做却没有完成的事情,克服它。
3.定期反省,远离诱惑源,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安排。
-实践。
说再多不如做的多。纵使你懂的道理再多,看过的书再多,可你不去实践落地,这和不知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实践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步。
克服懒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心势必会有抵触情绪以及侥幸心理的出现,时刻提醒自己想达成的目标,咬咬牙坚持下来,完成后你再回头望,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同理,在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但还是什么都没做的话,那你其实和没看没什么区别,你的生活将继续混混沌沌,对着未完成的事情焦虑不已。
一起加油吧各位拖延症病友。
对于拒绝拖延症的发生,我其实还有一个建议:
离手机远点。(笑)
【多读书,少修仙,早睡觉,勤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