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25-26 日复盘日课/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看见自己优化自己的过程/小墨老师云闺蜜直播课的收获

大家好,我是灵歌,今天是2025年7月 27日,这是我的第 103篇复盘日课。

  【生活思考】

嗨,亲爱的自己,你这两天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什么触动你的事?有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小思考?

生活思考--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看见自己优化自己的过程

这两天带孩子们去上篮球课,有一些小记录和思考。

太晒了,本来打算出去跑步机跑步的,到地方就改变了主意。还是呆在训练室里面舒服点啊,这两天肠胃不舒服加牙疼,不也让自己有了充分休息的理由。行动是自己意识的产物,只要意识里给自己充足的理由,就可以做任何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

我在体育锻炼这个方面往往败给了大脑里那个及时行乐猴。

所以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我带蓝牙耳机书,边听书边看两个孩子。这让我感觉挺舒服的,时间折叠的收获感。

发现孩子身上真的有很多父母的影子,以前总是想老大怎么这么不上进,拖延邋遢,缺少同龄人应该有的学习自觉性和内驱力。反复对照我和老公身上是可以找到原因的,不过作为心智成熟的中年人,我们经常被生存压力所迫及时去完成一些事情,这不应该成为掩盖骨子里拖延的习气。

例如老公和孩子旅游或者回老家那一段时间我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也没有勤快到把屋里拾掇得多精致,顶多算的上整洁有序一些。自己就是一个佛系温和得过且过毛病很多的普通人,凭啥自信生出一个 会自发长出很多优点的孩子呢。

承认这点有点羞耻感,好赖我也是做老师的,连自己孩子都教不好怎么去引导别人家的孩子。既然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可以更好更有耐心对待别人家孩子,怎么就不可以多点耐心给自己孩子呢。对自己学生可以抱以同理心,怎么就不能同理自己家的娃。

记得小墨老师复盘课提到成长思维和实验心态,我为什么就不能用成长思维来面对审视我的孩子呢,怎么就不能用实验心态来对待育儿的过程呢。每种动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为什么非要把孩子往可能不适合的方向去比较然后传导自卑和压力呢。

以前很嫌弃自己工作的,但是现在想想任何工作都是得失两分的,至少假期我是可以充分的陪伴孩子和照顾父亲的啊。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看见自己的过程。

想想几年前,想想从产房看到他们第一眼,我应该庆幸自己生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啊,但是这一点可能就是很多先天性残疾或者有心理疾病的父母渴望不可得事情。我不应该为自己目前拥有的感到满足吗?为什么总是苛求太多,总是忍不住会焦虑未来,他们能成为健康快乐普通人就好啊,未来变数很多的,我没那个掌控自己未来的能力为啥总想用自己那个时代的经验干涉孩子呢。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看见自己的过程,无论走多少冤枉路,还是应该回到抚育这条基于人天性的原则上来,平和接纳一切,不和别人比较,先去发现问题,然后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用成长的视角去看待生命,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自己先成长起来,让能量自发的流动到他们身上,然后引领他们,再不要甩锅给孩子们。

【阅读输出】

1.阅读思考--小墨老师云闺蜜直播课的收获

昨天认真收听小墨老师直播课,收获还是蛮多的。

(1)情绪感受

小墨讲了自己二胎第一年的不容易,画面感特别强,真真感觉到年轻妈妈的不容易。这种辛苦不是当事人根本不能感同身受。

联想到我家老大那个时候,老大因为出生喝了羊水,刚出生就被送进新生儿科,出院前医生通知可以领孩子。那几天的分离让初为人母的我十分煎熬,至今都忘了剖腹产的各种疼痛,但是那个分离的煎熬却深深记得。当老公推着我去探望孩子,看到他那么娇小身躯被医生快速抱走,内心感觉好愧疚无助。至今我还觉得孩子后面内向拘谨不善言语是不是多少受这个影响,尤其是看了一些心理学书后,知道婴幼儿时期某些潜在记忆会被成年后催眠激发出来,或者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一些情绪感受。

所以后来老二出生一切正常,直接都抱到产房,我当时都感觉好幸运。现在虽然老二要比老大难带很多,天生调皮捣蛋,巧舌如簧,经常“欺负”哥哥,但是看到他们更多时候一起玩耍,相互陪伴,就感觉那些夜不能寐的养育时光是值得的。

还有就是尊重基因组的客观力量,自己孩子之间不要作比较,更不要拿孩子去和别人家优秀孩子比。即使有命运,那也要让他们自己徐徐揭开,我尽力托举和陪伴就好。目前来看养孩子最好的生命状态顺序就应该是开始时痛并快乐着,中间顺其自然,放大生活中任何一个小确幸的甜,后面坦然接纳,长期抱持守护孩子们。

(2)洞见时刻&行动灵感

A.首先就是启发我以后也要去做有复利的事,包括但不限于读书学习、复盘反思。

B.能力提升最深刻的表现就是赚钱效率的提升。这点也很受触动,人生后半场应该努力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超越物质上对自己价值实现的探索。

联想到古典老师的讲座,就是如何去做一个知识服务者,拿帮助过自己治愈过自己的经验来帮助更多人。当出发点是利他和助人时,怎么可能会被亏待,当出发点是善念和”非如此不可”的强烈情绪驱动时,赚钱是顺带的事情吧。

C.读书不一定非得是看真正的书。小墨老师这个观点说的意思是读书不一定必须是纸质版书,电子书,视频,直播课程,讲座甚至生活中各种新鲜体验,还有生活中各个片段都是可以算学习成长的,这个“读书”可以扩充到各个学习领域和形式。

以前我也是觉得看那种正规出版社出的书,至少10万字以上的书才算是读书,甚至有些几万字的小书都不好意思统计到自己的读书记录里面。小墨老师讲的读书其实是学习成长的代名词,形式可以很多样啊,就是那种生活也是无字书的觉悟。

D.再次强调复盘的作用。小墨老师的讲解我捕捉到的可以归纳为:复盘可以使自己的能量状态保持的很好,复盘促进能量回流。复盘可以提高掌控力、执行力。阅读和生活复盘结合,可以起到更强的反馈效能。复盘是能量回流的最好方式,而能量或者说心力是大于能力的建设作用的。


🧮【7月26-27日复盘】🧮

✅1.整理这两天听课思维导图,完成作业,适当思考写听课笔记。

✅2.完成23-24日复盘,突出育儿的思考

✅3.闲时运动和阅读,阅读不低于30分钟,不少于1万字,运动还是不低于10分钟

✅4.开始继续教育专业课部分

这个给了我新的感悟,以前都是把自己放在刷课那个层面来对待这个任务的,现在认真去倾听,发现很多老师分享知识很好啊,有些甚至打开自己见识和创新思路,后面可以做个笔记总结,充分吸收里面精华,用于精进自己教学工作。

换个思路,最大化利己的思维让这个学习过程多了一点趣味和意义。

❌5.照料父亲,适当增加饮食花样,让老人家开心度过这个暑假

这两天父亲不知为什么胃口又不太好了,什么都吃不太多。自己也不舒服,没心思去做花样饭了。但是给父亲尽量做些清淡营养的饭菜。

✅6.陪娃学习,记录修正不太合理计划进度,引导孩子尊重他的意愿,尽量用游戏激发两个孩子学习兴趣,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7月27日计划】📋

今日周末,要充分陪娃休息,不做任何工作事宜。

1.写前两天复盘

2.陪娃水上乐园玩半天

3.蒸一锅馒头或者包子,看时间看心情

4.闲时阅读和运动

💚【每日小确幸】💚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而幸福取决于大量连续的小事。记录愉悦的小事,可以低成本提高幸福水平。

1.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篮球课,看到他们汗流浃背但是朝气蓬勃的样子感觉很开心。

2.空调房惬意休息看书感觉很开心,尤其是遇到一本让自己脑洞大开的奇书 梁宁的《真需求》,这本书是七月份几本书中触发我最多的,回头要多写读后感多思考,跳出商业价值回到个人成长这个视角来看这本书。

💝感恩札记💝

1.感谢我和老公持续努力上进为这个小家奋斗

2.感谢孩子们对自己的反向教育

3.感谢好书陪伴,好课的滋养让自己能及时看到自己不足和成长的方向

4.感谢这个时代便捷的互联网设施和渠道,让我可以走出环境的闭塞和生活的壁垒,长处向上生长的野心。

5.感谢小墨圈子的美好网友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