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景观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影响
景观摄影”源于德国摄影中的“新现实主义”和杜塞尔多夫学派,大概在2000年初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运动加快传入国内,中国摄影师开始用这种方式去关注城市的变化。在国内是蔡萌最早开始提这个概念的,也写了一些文章对它做了界定。在图像传播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文化符号的抗争史,而符号意义正是通过视觉的重演和传播的重复得以确立,图像扮演了文化符号合法性的助产士,“可以肯定的是,影像产生符号”。在这里,图像同时也变成了富有阶级和身份区隔的精英眼神。艺术全球化使中国的观念摄影逐步走向商业化,但同时也面临着被商业化产生的牢笼所限制的危险,要求现代创作观念摄影的艺术家在市场的大潮下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着力打造自己的作品符号,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
二、中国景观摄影师
1、吴时敏《人与自然》
把一组内容涉及经幡马旗、神山神石、佛塔庙宇、山水云雾却不见一人的作品大胆归类为《人与自然》,足见其艺术眼光与个性的独到特异,出尘脱俗。解读他这组作品需有“悟诗如悟禅”的精神与修为方可真正明其深邃涵蓄的精妙。
2、张克纯《北流活活》
在张克纯的镜头下,黄河平缓静谧,连波不兴,黄河两岸是空旷无垠的荒滩、废弃的桥塔、荒草蔓生的河滩、绵绵浓烟的工厂、丘陵般的工业渣土堆.、岸边伫立的当地人...张克纯的影像还原了黄河本真的样貌,就如他所说:“它就是一条很真实的河流,没有那么多符号和标签。”
从作者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作者通过各个视角体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明显的明暗黑白色调体现出大自然的威严耸立。
3、铁峰《午门》
铁峰说,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作为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在空间、韵律、色彩、装饰等诸多元素上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协调统一。其中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是古代能工巧匠建造智慧与设计艺术的完美结晶。每次走进故宫,都会震撼故宫设计布局的巧夺天工,醉心一砖一瓦的精雕细凿,惊叹移步换景的完美构思。每一处、每一时、每一季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组合,光影形态经常都在变化之中。可以说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有典故。
三、总结
在今天的媒介现实里,这种日常书写和表达对整个人类的影响比较大,但对精英摄影的影响可能不大。人人都有照相机,人人都是艺术家?不是这样的。这就好比当年钢笔(或自来水笔)被发明出来后,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和诗人。其实恰恰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才”的价值反而被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