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总调侃理想的工作是“事少、钱多、离家近”,嘴上说着“别做白日梦,天上不会掉馅饼”,心里却或多或少藏着这样的小期待。可不知从何时起,连这点调侃也淡了——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短平快”成了主流,耐心成了稀缺品,安静做一件事,变得越来越难。
直到今天早上,我偶然刷到十年前那位父母课堂老师的朋友圈。他竟然还在坚持。那一刻,仿佛时间突然慢了下来。
十年前,他就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在当时那个连补习班都赶不完的年代,他坚持:孩子的问题,根在父母。父母不学习、不改变,孩子就很难真正好起来。所以他的课堂,父母孩子同步入学。理念很超前,但也真的很艰难。除了少数铁粉家长,招生总是寥寥。我们当时都替他着急,纷纷出主意做引流、搞推广,他却如如不动,只是淡淡地说:“有些事,急不得。”
十年间,多少风口起来又落下,多少人追着浪跑又转身离开。而他就这样安静地、持续地,做着同一件事。哪怕只有一个班、几个孩子,他也认真备课、开课、带领读书会。如今,第十年,转机悄然来临:他开始被邀请进学校开课,读书会的圈子慢慢扩大,影响力一点点积累、扩散、生根发芽。
你看,时间从不会辜负那些愿意慢慢来的人。
雷军曾说:“你想做好一件事,你肯定是一位长期主义者。永远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这个世界不缺聪明人,缺的是那些愿意下笨功夫、走远路的人。
人生很多事情,真的急不来。就像种一棵树,你得先选对种子,找到合适的土壤,然后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等待。你不能才种下两天,就急着拔出来看看长没长根。
所谓长期主义,不是硬扛,而是坚定。不是盲目坚持,而是信你所选、选你所信,然后把自己的脚步拉长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不看一时反馈,不焦虑短期得失,只是持续地行动、积累、修复、前进。
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能力,更是一种深刻的智慧。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人生不图快,图的是稳稳扎根。
所以,别慌,别乱,别被带节奏。选择那条难而正确的路,安排好自己的时区,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走下去。几年之后,你一定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原来坚持,本就是最深刻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