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是农民群众的大管家。从疫情防控、粮食生产到乡风乡貌,村干部直接面对着农村的大事小情。
村干部的行为动机受其角色多元性与特殊性所影响,因此,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认知的内化和转变,为这些村干部提供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精神动力。
村干部要当好,却不是容易的事。从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大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小到村民的生活安排,都是村干部的分内之事。每一名村干部从当选的那天开始,就肩负着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群众的重担。
村干部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才能提高政治素养,这是新时代村干部强化自身素质、做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广大村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指导工作实践的重要意义,带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高度统一思想,不断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服务人民群众中去,贯彻到发展农村经济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我们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同时又体现时代特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提出相应的具体标准。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领导干部能否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是否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党选人用人的鉴定标准。
干部要能做到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一切党员必须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私人的利益之上;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经常地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及时地加以纠正;一切党员必须努力学习,深刻领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总之,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认清自己的责任,摆正自己的位置,勇于解剖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适应新时代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