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我是办公室里唯一利用午休时间看闲书的人,这是个延续了好多年的习惯,每天坚持沉浸在与技术无关的书籍里的我好像是个异类。有人说我因为心静才能看得进去,其实是因为看书让我感到宁静,阅读能让我由浮躁归于平静...... 我享受阅读,阅读使我快乐,我要分享我的心得并推荐几本好书,献给我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战斗的姐妹们,愿我的天使们在凡间快乐!
生活是什么味道?它淡淡的,淡有淡的好处,你可以给生活加料让它变得有滋味。
把酒言欢的快乐如烟花,绚烂之后留给夜空更深的寂寞;旅行总有归期,继续苟且的生活时发现归于宿命的劫数一个也没逃掉;用礼物奖励那个辛苦的自己,之后用加倍的辛苦去换下一个奖励,如此往复,万劫不复...... 加这样的料,让生活产生的那点小甜头很快又归于平淡。其实没有一种肉体上的刺激可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而快乐却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化不开的、看不透的、放不下的...... 总是让人烦躁、焦虑。其实,不是缺少获得更多的能力,而是没有放下的智慧。
要到哪里去寻找智慧呢?书籍里就保存着人类的智慧,就等你翻开它......
01 读书明智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此之前,在我接受的教育中,一直告诉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工作)中”,师长们以此激励我埋头向前。我以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人生应该有的样子。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如此疲惫。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这句话的后半句,我才明白用有限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未知是多么自不量力。我知道我应该学会思考,给自己找个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奔跑。
我始终是个胸无大志的俗人,心里想的总是守护好自己家麦田这种小事。人生那么短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不能贪婪,量力而为,必须想好宝贵的时光如何分配,不能亏待了亲人,也不能亏待了自己。工作供养生活,要供养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人生更有意义?这里边肯定有个最好的平衡点,却因人而异。
02 读季羡林的书
近年来,让我感到舒适的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他的风骨也让我敬重,他的文章充满智慧,很好读,所以我推荐给刚刚重拾书本的人。
季羡林的文章除了学术著作,我差不多都读了。20至21年间,我的床头书就是季羡林的散文,在那段全民焦虑、紧张的时期,季羡林的散文让我感到些许松弛。一位老者,在看透彻了人生与众生的种种相之后,分享他的智慧,告诉我生活千面,不必执着于一个视角,多几个角度看待人或事,会对自己更宽容。
尽管季羡林被誉为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 有众多头衔,可是他为人却很低调、谦虚、严谨。他的文章语言朴实而不乏味,感情充沛而不矫作,表达精准,文法规范,可读性极强,极易读懂。
我不喜欢那些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故意卖弄技巧,为了凸显文学水平和功底,采用大量生僻词,用大量句式嵌套,故意挑常人看不懂的来写的文章。季羡林的文章没有那么多成语和难于理解的文字,平时的描写一件事情就很打动人心,因为他用了他的真性情。他的文章结构严谨而逻辑清晰,没有一丝语法错误,轻松易读。一位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植根国学又旅居德国十年,穿越十年浩劫,年逾九十仍在思考,不放弃成长的智者,用他的笔描绘他眼中的世界,诉说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你能说这对我们不是启示吗?
季羡林表达观点时从不以大家自居,表达对一件事物的看法时几乎没有绝对性判定和结论性的句子,他总是给读者留思考的余地,而不是像当下的一些作者,神化自己,推销卖弄。
我推荐几篇季羡林的文章请大家体会一下。《赋得永久的悔》是一篇回忆幼年的艰苦生活,缅怀母亲的文章,观之泪目。衰老和死亡恐怕是人生最不体面的事,可是人人都要面对。季羡林在步入耄耋之后,在不同时期回看一生而感怀,写了《八十述怀》、《九十述怀》、《九三述怀》、《九十五岁初度》四篇文章,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回顾他的人生,对衰老和死亡进行诠释,对后来人是一种警醒。
《牛棚杂记》是季羡林的自传,是老先生用血泪写成的,是老先生对“十年浩劫”亲身经历的记述。季羡林自己这样评述: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季羡林淡薄名利,因此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不功利,每一篇文章都是他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03 读史鉴往知来
小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它透着人性,带着作者的取向。小说中的故事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读一本好的小说就像完成一次内心的救赎与洗礼,是经历另一个人生,在别人的故事里完成蜕变。
历史类图书则不同,它记述了可考证的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或丑陋、或美好、或不可思议...... 包含血泪,不可回避,更值得思考。纯历史类书籍主要进行史实叙述,作者以科学的价值观阐述历史观,但是他们甚少发表导向性评述。
我对历史感兴趣源于《百家讲坛》易中天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还有阎崇年讲的清史。原来真实的历史和小说、影视作品相去甚远。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人,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情怀的人,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胸怀的人,奠定了魏国政权的人...... 如果真如《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不堪,如何天下归心?如何以卑微的出身在群雄逐鹿的三国鹤立鸡群?
我想要了解真相,看史书的初衷是我想知道,知道了真相,仿佛头顶上开了一扇窗,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一些有历史背景的文章,之前一知半解或是曲解,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豁然开朗。抛开作者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读文章,就是耍流氓,我不想再耍这个流氓,所以我读历史。
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值得读,可以溯源现在的一些意识形态的出处,解决一些“我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但是这本书对于我这个理科生出身的文学爱好者确实有些难读,有很多生僻字,需要查资料。我推荐大家先读读《万历十五年》和《易中天品三国》,还有阎崇年的《清朝十二帝》。相信我,读历史可以让你突破你现有的格局,变得从容。
04 思无邪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诗经》思想纯正”。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无不是在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抒情言志,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都有这样一句感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可见,写诗抒情言志这件事,让他多快乐啊!
中国的古体诗常用寥寥几个字就能让人美得浑身酥软。你不必全懂,译成现代汉语更没法看,意境全无,在懂与不懂之间有共鸣就很快乐,就很释然。
以下是李白的《怨情》,电影《方世玉》中鲁莽的女侠苗翠花最怕丈夫方德念这首诗,情节虽是杜撰,观者却乐得接受,可见,在中国人的心中是肯定诗赋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创作和阅读诗歌可以培养审美情趣的。
请欣赏《怨情》:
怨情
唐 ·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代科举考试中有一项考试内容是诗赋,封建社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是注重人才的心理修养的。统治者相信为政先为人,有高尚情操和修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我也相信,能写出美好诗篇的人,心里肯定是美的。
05 享受阅读
阅读不是做学术研究,不用刻意追求记住什么,如果以博学强记为目的去阅读,阅读就成了一种压力,就享受不到阅读的快乐。人们被迫去完成非完成不可的生活和工作的绩效指标已经够辛苦了,何必再为难自己?
给生活留白吧!在阅读里暂时忘忧,用阅读给生活加点糖,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就很享受,如果不经意间发现的几句话对生活有所启迪就更让人欣喜了。
我倾向于选择纸质的实体书来读,我喜欢用眼睛触摸每一个文字,玩味每一个词。阅读不在于数量,在于质量,选高质量的书,做高质量的阅读。把书放在胸前或膝间,闭上眼睛,揣摩刚刚读到的那段话,偶尔我会把当时的所思所想写在书上,他日重读时看到旧时光里自己给自己的留言,有老友重逢般的欣喜。这也是我的书从不外借的原因。
终生阅读,给生活加点料,过有滋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