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在最近的教学中,越来越信服慢既是快,少即是多这个道理。

在以前的教学中,每节课的目标就是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如果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心里就会特别着急、难过。但是,现在我的追求变成了,怎么让学生把我讲过的知识点学会。即使一张卷子没有讲完,那就下节课再讲。但讲过的题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要会。

对于那些基础特别薄弱的,我只要求他们能听懂和会做简单题,考试时这一部分题不能失分。对于中等难度以上的题,会安排小老师教,能会多少会多少,不强求。

自从我的心态改变后,我所教的三个班成绩都排在最前面。这也给了我继续采用这种方法的底气。

我现在教学的根本追求不是完成教学的任务和进程,学生获得真实而稳定的发展才是核心。“快”往往不是最优选择,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深度学习当中,用输出倒逼输入,在输出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我们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反而适得其反。

知识点就那么多,慢慢来,讲一道会一道。学生的成绩就不愁不会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