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比如恐惧、愤怒、无奈、紧张、无价值感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通常将它们定义为“消极情绪”。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都是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的对待人生,因此,很多人选择把消极情绪隐藏起来,甚至于尽可能去消灭它们。在研读这本《部分心理学》之前,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对待这些情绪的。但是,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于“消极情绪”的认知,为我打开了重新认识自己大门。
我们生来就具有多个部分,或具有多个部分的潜质。当某个部分因为一些生活经历变得极端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静下心来,和这个部分对话。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试图消除某些所谓的“消极情绪”,我们应该接受它们的存在,这些情绪也是一种防御机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尽量控制各个部分的平衡,使“真我”逐渐凸显,占据主控地位。拿自己举例来说,我经常被“无价值感”所困扰,内耗甚重。究其原因,可能来自己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定位与自身的价值定位仍有矛盾,也可能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一边读《部分心理学》,一边在试着和那一部分自己“对话”。当把自己的一些极端情绪和想法分离之后,可以近似于达到找到“真我”的状态。
因为自己本身是个不折不扣的心理学爱好者,曾经研习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及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这两部举世瞩目的心理学巨作,对这本《部分心理学》的感触便尤为深刻。这本书的作者为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施沃茨,译文由“吴伊兰”和“黄小玉”完成。从译文角度来说,我认为本书的翻译比我曾经读过的《梦的解析》和《乌合之众》的翻译要略胜一筹。我自己本身就曾涉足翻译领域,深知翻译外国书籍尤其是专业书籍的话,要想翻译好是很不容易的。直译是基础,重点是意译,恰到好处的翻译不仅不会扭曲作者的观点,也会使读者读起来更加轻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本书的译文形象生动且深入浅出,为其在国内的传播增色不少。本书对于IFS的解读相当透彻,案例分析也十分典型,不过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是会让读者有一些困难,难以让读者真正掌握找到“真我”的操作方法。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个专业程度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引导。《部分心理学》能够让我们发现我们自以为身上拙劣的部分实际上都是未被开发的钻石这一点,并努力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已经是非常值得推荐的理由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