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道理深刻。其实,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必须把握一个度,知分寸,懂进退。
亲人之间需要一个度。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无论是父母、夫妻、还是子女。在与最亲的人相处时,也需把握好尺度,不可将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强加在亲人身上。
比如对子女,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孩子将来过得幸福快乐。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教育上也是尽其所有的培养。
可是,很多事,并不是付出了就能够得到回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并不依附于父母,当父母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时,认为孩子必须得好好念书,不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苦用心。
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果孩子越早从父母的爱中独立出去,那么这样的父母就越成功。
这也就是距离与尺度,凡事都有度。有一个关于豪猪的寓言故事: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开始互相扎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它们聚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又发生了。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样既可以取暖,又不会被对方扎刺。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寓意,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都需要有一定空间。
朋友之间相处需要一个度。为什么有些人会渐行渐远,而有些人却始终在心里?
如果朋友之间没有距离,长此以往,必会越走越远,因为了解越多,伤害也会越来越多,心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往往对方一句无心的话语,都可能成为相互走远的理由。
久处不厌的,始终在心里的,是那种懂分寸,知距离的人。不是说距离就是让你不关心朋友,而是关心有度,哪些该,哪些不该,心中有数。这样的感情最长久,也最真诚。
佛家有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七个字,对做人处事的态度作了最好的诠释。
美丽的花儿只有在未全开时,才是最美的,一旦全部绽放,那么距离凋谢之日也就不远了;月儿未圆之时,美而柔,月满之时也是月亏之日。
做人需懂得分寸,做事需把握尺度。盛极必衰,水满则溢。
筝曲动听,按弦也得适度,否则只会弦断伤手;爱情甜蜜,也得相处有度,否则也会伤心难过;工作顺利,也得主次分明,否则会适得其反……
凡事把握好度,思远虑,这才是做人处事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