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立冬时节,搜搜网络,图片美不胜收,例如这一幅
很喜欢我国节气,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学习《节气歌》齐声诵读的感觉,一边读一边想着,这歌真不错,又好听又好记,真厉害!那时候对节气有种朦胧感,只知道里面有霜露、有雨雪、有四季。
弹指人生,一年又一年四季转换,我渐渐发现,原来节气如此神奇!清明总会下雨,怪不得“清明时节雨纷纷”;夏至原来不是夏之将至,而冬至是冬天至此结束,白昼开始变长;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真好生动!哇,这么精准!对古人恨不得顶礼膜拜,怪不得穿越剧那么受欢迎!谁不想去见识老祖宗的智慧!至少问一句:“您是怎么做到的啊?!”
值得注意还有一点,节气美食!头牌不用说,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妈妈喊我回家吃饺子;抓秋膘那得包饺子;冬天不用说更少不得热气腾腾饺子!甚至出趟门也是上车饺子!以后或许有这样一句流行语:我妈喊我回家吃饺子!
饺子之外更是新奇不断:春饼、粽子、月饼、腊八粥、元宵……各种馅,各种包装,啊哈哈,活色生香的传统饮食。不一一列举,身在其中浸染多年,是不是早已习以为常?如果我是老外会怎样?
多年单纯享受下来,吃惯美食,常换新衣,开始百无聊赖,不知不觉中觉得饺子太腻,粽子难包,月饼太贵华而不实,元宵超市总有,试衣服费事,过节麻烦……被名著影响如我,像嘲笑红楼里变味的茄子一样对待走亲访友、节日家宴,觉得过节越发无聊至极。
直到有一天妈妈对我说,等你们长大独立,都要过得没年没节。我一愣!怎么似曾相识?几年前有那么一次,在大姨家,被问:“丹哪,你是不是不分五谷?”参加工作又被年长者问:“不通节气吧?”天,曾被提醒这么多次……
我不是要让生活有仪式感吗?我不是反对文化主动被侵略吗?难道仪式感非要漠视传统之后?那一年,我开始学做春饼、包粽子、滚元宵,入冬积极帮妈妈一起腌制酸菜……只要长辈要做,样样参与,我不能也不想允许自己矫情之后空虚无聊。
当我开始参与到节日程序中,发现曾经之所以感觉无趣,是因为自己不曾贡献什么。我已长大,却还在像孩子一样消耗生活,坐享其成哪里会有成就感?所谓乐在其中,重点在于其中,身处其中,自然就有欢乐。
从当前手艺来看,春饼软硬不均、粽子常常漏米、元宵还会开裂、腌制酸菜只打下手。一切都不完美,一切其乐融融。孩子会跑过来,我喜欢小伙伴加入,面团只要不浪费,捏什么形状都一起蒸煮。和我小时候待遇一样!
我们需要了解生活,了解才会懂得,懂得才会珍惜,珍惜才会不丢弃。我们需要伸出手,触碰生活,不是耳提面命要感恩;我们需要迈出一步,浸入生活,不是袖手旁观想逃离。
百科这样定义: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我心里:节气是最富诗意的人间烟火。
汉王充《论衡·寒温》:“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
今日立冬,心中很暖。家住辽宁,不曾见图中白雪,树叶还未落尽,空气中倒有些温暖湿润,也许雪花正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