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周末吃完晚饭的时候,太太抱怨在家里辅导儿子做作业时儿子很不愿意,一天只写了一面字,问我要怎么教育他爱学习。 我想跟她说,光靠命令孩子也是没有用的,靠给好处他,诱导他写作业,长期也是没有用的。首先你要跟他做好朋友,真正的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然后帮助他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和适合节奏,引导他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因为学习只有是自己要学,而非家长该我学,才能学得好。
我开头的道理还没说一半,她就打断我说,我把所有方法都试过了,他就是一个厚脸皮。一句话顶得我说不下去了。
结果我是憋了大肚子的道理,推销不出去。
现在反思过来,是应该在讲话的开始第1分钟就亮明观点:
要怎么做,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么做了有什么好处?
在太太下周辅导孩子作业,孩子不愿意做的时候,用一分钟发言法来表达我的意见:
孩子学习兴趣来源于三个方面。1好的目标;2积极的反馈;3合适的难度。
因为目标设定好了就能激发起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续得到积极正面的反馈就能够使学习兴趣保持下去,而合适的难度则可以不断的激发新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只有这样做了,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上面就是一分钟发言的内容,要提前多练习熟练,并且把后续用于支撑观点的论据和论证也整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