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同寻常的开启方式,促成了我
的人生转机,在这一年,我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辞职!
25岁前的我和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一份工作,钱多又稳定那就是好,个人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很少考虑。毕业后进入国企,虽然工作枯燥,常态化加班,但薪水不错。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补贴家人,还是喜欢又感恩的。
但收入带来的快乐只是一时的,工作越久越迷茫,枯燥的工作提不起兴趣,论资排辈的办公室文化全程反感,大好的光阴浪费在格子间,难道人生只能这样吗?工作后流的泪,都是找工作时脑子里进的水。
工作9年,收获除了工资,还有对工作的彻底厌恶,强扭的瓜不甜,勉强的不是真爱,下定决心果断离职!
辞职后超爽快,快节奏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开始有时间去探索喜欢的事情,思考人生,发现了很多新奇的工作,虽然收入有影响,但第一次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也可以这样有趣。
但心中还是略有疑虑,辞职的选择究竟对不对?不上班怎样生活呢?将热爱和工作结合起来会怎样?冥冥中我在《不上班的活法》里找到了答案,作者森健,曾在杂志社工作,现在为自由撰稿人,采访了500多位自由创业者,精挑细选将11个人的采访整理成书。
这本书没有鼓吹自由创业者比上班族优秀,毕竟各有各的苦与甜,它更多的是通过访谈,探索工作的本质,工作仅仅是为了挣钱和稳定吗;当对工作已经没有热情,是否要为了金钱继续下去;工作和爱好是否可以兼顾。
书里展示了一群不一样的人,有人从名企辞职,遵循本心,回归农村,发展事业。有人因为热爱,从头学习工艺技术,将自己从门外汉变为专家。有人边做边摸索,十几年不改初心。追梦路并非一帆风顺,见识了经济上的捉襟见肘,经历了合伙人的分道扬镳。结局也并非皆大欢喜,有人创业成功,有人还在探索,有人苦苦硬撑。
读完后,忍不住为书中的11个主人公喝彩,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又不同于寻常人,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精神,敢拼、敢闯、敢探索工作和爱好的共生关系。他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更多的是追求价值和意义,生命只有一次,与其身不由己,不如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变为事业,健康快乐的活好每一天!
书中的养猪专业户--宫治勇辅,辞去年薪430万日元(RMB:27.1万)的白领工作,回家继承祖业养猪,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人生的七分之五都在工作,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如果拼命干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人生也太可悲了。
一语中的,让我想起了上班的时候,每周996 plus超长待机,忍受办公室PUA,还要工作带娃两兼顾,每天都分身乏术,疲于奔命,辞职考虑了2年迟迟没有迈出那一步。疫情期间疲惫紧张的状态达到巅峰,凌晨4点完成工作,拿着手机眼馋别人的精彩人生,那一刻突然就想通了,继续工作,不仅会错过孩子的成长,父母生病也无法照顾,最受委屈的还是自己,必须辞职,寻找不上班的挣钱方法!
辞职后在一个大V作家的影响下,开始写作之旅,坚持到现在,虽然成绩很小,只约到了绘本书评,但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在30+时想清楚了“无论怎么都想干,和不想干的事情”,也算三十而立吧,这种思维上的成长和跃迁,是工作无法带来的。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假如“工作=生活”,那就抛开金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回顾人生,可以骄傲地说一生的工作都追随所爱,很有价值。这样快意的人生,谁不想拥有呢?
书中有一个观点,工作是介于“无论如何都想做的事”和“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之间的一种平衡,二者不单纯对立,只是不同阶段间的选择。
所以工作时只考虑薪资并不是不好,毕竟经济基础不一样,抛开金钱空谈理想都是耍流氓,但在漫漫人生路,总是有机会可以停下来想想,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你想要。我们是否可以放手一搏。繁华世界走一遭,不能只当路人甲呀!
希望年老后都能像北野武一样,回忆往事,仍然能骄傲地说“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