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尽力而为是态度,量力而行是智慧”。
虽然帮助别人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有一个度。只有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乐善好施,才能既不辜负别人的期待,也没有委屈自己。
演员郭东临曾在小品《有事您说话》中,扮演了一个典型的老好人角色。
为了帮助同事买火车票,寒冬腊月的天气,他在火车站守了一天一夜。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抢到火车票。
为了不让同事失望,这位老好人居然自己掏钱买高价票。当对方兴高采烈地拿着火车票走了后,郭冬临摸着自己的心窝疼得直咧嘴。
明明是费了很大力气才做到的事情,却在受助者面前表现出轻而易举的样子,这会让对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是应该的。
其实,像郭冬临饰演的这个人物,就是典型的“取悦症”。他想通过为别人提供无原则的帮助,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喜爱,从而避免和别人产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批评或伤害。
但每个人,不能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只有尽力而为,才会给别人提供真正的帮助,才会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
【2】
你可别小看了“取悦症”,这种行为会让人上瘾。患上“取悦症”的人,努力地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满意,并不惜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曾经有一位女同事,是大家眼中公认的“知心姐姐”。所有人遇到了问题,都去找她倾诉,而她也都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治愈,这位“知心姐姐”却陷入了“抑郁”的症状,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原来,她为了倾听和帮助别人的事情,占用了太多的私人空间,而且,对方的吐槽,大多是负能量。 时间久了,自然会导致情绪低落。
在想通了之后,这位同事不再来者不拒地帮助他人,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说,当第一次礼貌地向求助人说出“不”的时候,她的心里感觉轻松极了。
的确,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帮别人做事,对所有人的要求都全盘接受,那他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好人”。
这样活着的人,很累!
【3】
在《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作者哈利雅特.布莱克,是一位有着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遇到了太多的“老好人”。
有些“老好人”想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有些“老好人”永远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里;还有的“老好人”是为了逃避拒绝、批评和冲突等不好的体验。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些“老好人”并不了解自我的需求,没有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
在他们的心里,有太多“我希望对方喜欢我”的执念,似乎只有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人生才会有意义。
但所有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并不在于你为对方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魅力。
没有人会为你的生活和内心负责,只有你自己。所以,大胆一些,对于非能力所及的诉求,遵从自己的内心,大胆地说“不”吧!
做最真的你,才是对自己和别人最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