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难熬,我知道很多人都在期待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笔友。借用他们信里出现最多的三个问句。
“你长的什么样?”(咱俩到底谁更美?)
“你性格如何?”(是不是跟我一样,是个女汉子?)
“你最喜欢什么课?”(是不是跟我一样讨厌写作文,喜欢上美术?)
我和他们一样有点小激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今天一大早,我就像信鸽一样冲向了四(10)班。(10)班的老师笑眯眯地说:“还没有收齐,再等等!”
也好,他们收到信,那群小鬼一定都在琢磨如何写回信了,哪里还有人认真听课?我安慰自己:还是等到放学时再发好了。
挨到午管结束,我又来到(10)班。老师又说,还是有几个动作慢的没有交上来。“不要紧的,”我说,“先把写好的拿过去!”说完,我赶紧抓起那个盒子,急匆匆地回办公室了。
信和信封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画的,从手工的痕迹来看,(10)班的孩子很费了一番心思。有的人折了幸运星送给自己的笔友,有的画了画,还有人在信封里塞进自制的小手工、一支笔、一个小挂件,都写满了心意。
我在阳光下翻看了一会,觉得很安慰,果然不虚此行。
如果他们给自己的老师写,我必定会一拖再拖——总要先上课/备课啊,讲作业啊,讲班级大大小小的事啊!最后回到家,吃好饭,才能在灯下动笔写回信。如果我想一天写完,势必会同质化现象严重。如果我分批次,又难免会有厚此薄彼之嫌。
如果他们给父母写,也会遇到种种问题,爸妈不会写字?或者他们不善于表达?又或者忙着工作没时间写?亦或是情绪不好不想写?
但是,写给一个自己的同龄人,尽管往返的书信里都有很多的错别字,笔触也是极其稚嫩的,但他们的文字是柔软的,他们的心情是温暖的。
孩子们在信里PK自己的阅读量。“我和你一样是个小书虫,小说、散文都满满一柜子,不过,我肯定没有你看得多!”瞧,还对自己的笔友旁敲侧击——做人要谦虚。
理解了自己的妈妈:“虽然她脾气差,但总的还说,她都是为我好,我不怪她!”
给自己的笔友加油:“加油!加油!加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文笔优美的惺惺相惜:“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上课不爱回答老师提的问题,我的成绩像半瓶水一样容易洒出来。”
也有跟我一样不喜欢副科老师生病的:“体育老师为什么总是生病?体育老师不是经常锻炼身体吗?为什么还要生病?”
还有“暴力女偏逢暴力女,小书虫遭遇小书虫”,这是要义结金兰了吧!
但是也遇到一些小问题。
比如,笔友配对不是很好。有人写的并不认真,但是收到了一封极其用心的回信,甚至还有小礼物。但也有的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的,结果只收到了四个小短句。
再比如,有人捧着一颗心去,但是,连半片纸都没有回。
所以在收到信的第一时间,我注意到他们的表情,有人欣喜若狂,也有人不是那么开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还好吧!”段欣怡说。之前她告诉我,她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信纸,不知道此刻还有没有勇气继续下去。
像她这样的情况的,还有几个,就像付志冉之前写的:我可是没事就写作文撒气哦!
我也替她感到有点遗憾。
不过我想,这件小事也反射出了人生的道理:生活也许不能每时每刻都尽如人意,但我们始终要去面对。关键是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呢?
我一边想,一边走出教室。“老师,我还没有收到回信!”胡俊杭在后面急得大叫。
“等着吧!明天会有的!”我头也不回,因为我也还没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