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与朱熹认为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相违背。王阳明认为,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是在心之外。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这是王阳明与朱熹的区别之处,王阳明认为,一切都从心可求,不必从外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