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将美食与艺术结合的形式非常多,而“糖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述“糖人”的故事。
“糖人”是我国一道经典的传统小吃,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常见的“糖人”制作工艺分为三种,分别为“吹糖人”、“画糖人”、“塑糖人”,制作者都是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当有人要买时,现场根据客人要求,将糖料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造型,不仅好看,也非常好吃,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也是不少人儿时的回忆。
****
“糖人”的历史起源
据说,“糖人”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防止大臣功高盖主,就造了“功臣阁”火烧功臣,而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吹糖人”
“吹糖人”是“糖人”制作手艺中的一种,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用淀粉熬制的饴糖,熬好后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的人们的喜爱。
“画糖人”
如果说“吹糖人”做出来的造型是立体的,那么还有另一种平面造型的“糖人”,那就是“糖人”的第二种制作工艺——“画糖人”
“画糖人”的制作技法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其造型亦最为趣味。不同于“吹糖人”的制作技法,“画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出一个造型,因此做好后是一个平面图形。
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就可以吃了。
通常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塑糖人”
除了“吹”和“画”两种制作技法外,“糖人”还有一种制作方法,就是“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其形象通常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时至今日,“糖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见了,其造型也与时俱进,不再是传统造型,新增了很多现代人物,也出现了机器代替手工的现象,但无碍于“糖人”这一传统工艺小吃被中华历史所铭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三千美食专注纯天然,原生态美食,关注微信公众号cdsghqs 发现各种奇趣美食,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