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一张图片(如下),是说:如果你每天原地踏步,那么1年后,你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如果你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1年后,你的进步是现在的37倍;如果你每天退步一点点,那么1年后,你将远远被抛在众人后面。
曾经,我把这段话奉为真理,想象着自己能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最后成长到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地步。
可是,我发现我错了,1年过去,我并没有成长得那么快,那么多。
到底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这段话有问题呢?我不禁反思。
这段话理论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按照这个公式,最后的增幅会达到惊人的37.8。可事实上真的能做到吗?我想这里有几点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一、什么样的进步才能算进步?
新华字典上是这么解释“进步”的:指人或者事物向上或向前发展。
那么,我们每天比前一天多读几页书算不算进步?多走了几步路算不算进步?多做了一件事算不算进步?
也许有人觉得是,可我想不一定吧,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感到自己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无效的劳动、不成体系的碎片化学习、简单的重复工作....恐怕不能仅仅因为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了一一点什么就算是进步了吧?
二、每次的进步要迭代到下一次去
在古印度有个叫锡塔的大臣,他聪明过人,发明了一种棋子,国王百玩不厌,于是决定重赏锡塔。锡塔说:“陛下,我只要一点麦子。请您让人将麦子放在我发明的棋盘的六十四个格子内,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以此类推,直到把六十四个棋格放满就行了。”
国王觉得实在是小意思,于是就答应了。然而,随着格子数不断的增加,国王发现即使倾全国所有,也填不满棋盘上的第64格上去。
须知几何倍数的增长和简单的1加1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开始时要取得进步并不难,可越往后走,随着进步的不断迭代,要想在原有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再取得进步的难度就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付出的努力不可同日而语。
三、进步是有天花板的
记得小时候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师父教徒弟武功,就让徒弟撒下一颗树的种子,每天浇灌,直到长出小树苗,然后让徒弟每天从小树苗上练习跳跃,1天跳上千次。随着小树苗的越长越高,徒弟也越跳越高,最后,徒弟终于练就了高超的轻功。
暂且不说这个方法科学不科学,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人的身体素质是有限的,当有一天小树苗长到了2.45米以上呢?人们还能跳过去吗?有些领域,终会遇到天花板的。
四、不能退步
要想持续迭代进步,当然不能有退步了。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毛主席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也是人生发展的规律。就像股市的K线一样,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永远向前向上的,它有时候会前进一大段,有时候会后退一小段,有时候前进了一段以后,还会迎来更大的后退,甚至比原先还不如,这样的情况也许还会持续很久。
每天都要求自己要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若是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岂不是经常会陷入自责和焦虑当中?这会不会是给自己设置的一个不能自我原谅的陷阱呢?
五、时间的因素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最容易的,随着时间的拉长,热情渐渐减退,坚持的动力不再像最初那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没有坚持下去。
365天持续努力并不容易,更遑论365天持续进步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报名网课,而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却不足10%的原因。
六、方法论
我也知道每天要进步一点点,但是怎么实现?
我们要的不仅是道理,还得有实现道理的方法论,就好比一道美味的菜肴,在没有做出来之前,它也只是一堆素材而已,我们可以告诉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但怎么做出来不告诉你,锅、铲子、刀、调料,各种素材下锅的顺序、掌握火候,怎么摆盘等等。
没有方法论的道理就像是告诉我们有道美食,但只有食材,没有工具。
看到这里,我想,“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否是一句鸡汤,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判断。
但是,不管我们能不能每天进步一点点,这都不妨碍我们付出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P.S:
1.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段话的出处,是来自于James Clear的《原子习惯》,主要内容是讲如何利用提示、渴望、回应、奖赏四个原则来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2. 男子世界跳高纪录由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保持室外世界跳高纪录2.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