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关于习惯,爱比克泰德说:“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习惯包括两类,一类是看得见的外在习惯。另一类是看不见的潜藏在思维和情感深处的隐性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习惯随处可见,体现在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可要掌控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已,且是个有难度的课题。我们每天都在循环重复着成百上千个好的或不好的微小习惯,也许是细微不起眼,会被认为无所谓,但是一定会不同程度地被这些微习惯左右着。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要创造自已想要的人生,就要先改变这些微习惯,从小事做起,以小博大。
《65个微习惯》就是日本的习惯养成大师古川武士所著。书中作者阐述了行为、思维、情绪和环境四个不同的主题:26个行为习惯、18个思维习惯、15个情绪习惯和6个环境习惯,总结了养成好习惯的指导经验,综合了改变微习惯的65种方法,既可随意阅读又可挑选自已关注的主题阅读。改变微习惯的65种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你。你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已的几个方法体验试试,而不必掌握所有的方法。就像吃自助餐一样,你只需选择适合自已的那份“菜”即可。
《65种微习惯》一书可根据自已需要的内容,选择、对照模仿,学习自已所关注的问题,从中找到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掌握人体机能的运行规律,轻松地掌控好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已。
玉外纳说:“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形成定式,我们会在曰常生活中重复某种模式。因此改变习惯是一件很难的事。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人生90%的幸福是由好的习惯决定的。
幸福公式:
幸福=40%固定值+10%生活状态+50%自发活动
幸福是由“固定值”“生活状态”和“自发活动”三个要素决定的。
01.固定值40%,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指正常情况下的一种认识上的固定值,就是自已能够感受到多大程度的幸福。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会理解为自已遭遇了困境;有的人认为机遇降临到了自已头上。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深深扎根于人的意识中,无论多久都很难发生改变。作者认为这种固定值会因思维习惯的改变而改变。而占40%的幸福取决于如何解释那些事实。
02.生活状态10%,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各种事情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仅有10%。
决定人们幸福感的最终还是他们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观这些固定值。就是,以积极态度看待人生的人,最终都会从不幸中看到幸运的一面;以消极态度看待人生的人即使在幸福中也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恐惧和不安上。因为不同的发生事情,我们的情绪也会暂时有波动,但不会长期影响幸福感。
03.自发活动占50%:能否按照自已的心愿生活。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被迫做”,而是“主动做”。我们要通过找回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让自已感到幸福。仅这一点,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竟高达50%。这说明幸福感90%来自习惯,这说明幸福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在最后,养成好习惯和促进人生向好的关键在于两个亮点:第一,要学会做自已喜欢的事情;第二,要有勇气让自已不喜欢的事情停下来。你真正需要的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不用思考就直接去做的好习惯。
希望大家能以行为、思维、情绪和环境四大因素为切入点,在65种微习惯里寻找适合自已的方法,塑造适合自已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