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喝酒,爱玩剑,爱作诗。
他放荡不羁、他洒脱奔放。
他踌躇满志,却怀才不遇
他追求功名,去未曾得志。
他名叫李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唐长安元年出生,武则天驾崩那年,他开始读书,那年他五岁。他聪明,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孤傲,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观。十五岁时,他已经凭借自己的文章在家乡出名。
于是就有这样的评价“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练剑习武,他想要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饮酒作诗,他想要抒发胸臆,修道防仙,他想要探索人生的真谛。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所追求的这些生活,算得上是一种多元生活,也是我们现在人所羡慕的生活,但这并非他所要真正追求的生活,古代人但凡读过书的人,都有一颗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李白也不例外,其实他一生都热衷于追求功名,这一点我们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感受到,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他将自己比作大鹏鸟,希望自己可以冲破云端,有所成就。
然而李白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在他二十四岁时,为了谋求发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仗剑走天涯,辞别亲友,开始远游,在这途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认识了一些官吏。但他却未能给自己谋到一官半职,直到他三十四岁时,他依然是一介布衣,没有任何的成就。之后李白也向知名的官吏写过自荐信,但结果却是石沉大海,得不到一点音讯。
在这可能就会有人问了,为啥李白不参加科举考试呢?按理来说,像他那样聪明的人考个进士应该不是问题啊!但问题是,李白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是需要进行资格审查的,就像我们今天考公务员一样,有年龄,学历,专业上的限制,报考人员不满足这些条件,那么你就无缘参加考试。那时候的唐朝也有这样的要求,只不过那时候的标准和现在不一样。
如果那时候你要参加考试,需要先交代一下你的家庭背景,比如你的祖父叫什么,是干什么的,你父亲叫什么,是干什么的,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后,就可以判断你是否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因为科举考试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你的家人是商人,或者你的亲友是商人,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在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下,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被看作是最下贱的职业。而李白的父亲就是商人,这就注定了他无缘进考场。
后来,李白在好友贺知章的推荐下,也谋到了一个官职,他被唐玄宗召进宫,进入了翰林院,唐玄宗很欣赏他的才华,常常将李白带在身边,可以说那时的李白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了,但这样的好景却不长,李白一向孤傲清高,蔑视权贵,最不喜欢谄媚,装虚伪。而他的这种真性情,却得罪了唐玄宗身边的另一位红人,他叫高力士,虽然他是个太监,但他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信,有一次李白当众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鞋,让高力士很难堪,从此两人便结下梁子。
有一次,唐玄宗召李白为杨贵妃的美貌作诗,喝醉后的李白随性就做了三首诗,三首诗其实都是在夸赞杨玉环的美貌,刚开始杨玉环对他写的诗很满意,还夸赞他的才华,而下一秒却脸色大变,原因是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将其中一首诗的后两句拿来做了文章,这两句话是这样写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句诗本来是借汉朝的美女赵飞燕来衬托杨玉环的美貌的,结果让高力士借题发挥,说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秽乱宫中,害死汉成帝,潜在意思是说杨玉环是个红颜祸水,这让李白和杨贵妃也结了梁子,唐玄宗也就此开始冷落他,他也多次被贬,他的仕途也就此而完结。
纵观李白的一生,其实他在求取功名这条道路上走的很辛苦,他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背岂是蓬蒿人”的远大理想,曾在追求仕途的路上这样告诉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在面对岁月的流逝时这样告诉自己“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曾在人生失意时这样告诉自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乐观,他豁达,他潇洒,生活中无论出现哪一种状态,他似乎都能应对自如,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乐观的面对,坦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