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出台了三胎政策。这让我对于是否将来要生孩子有了更多的看法。
大约半年前,一个朋友问我:“你以后会结婚生孩子吗?”我当时答得很迅速,我说:“如果遇到了对的那个人,那我可能会考虑和他结婚,但我真不一定会要个孩子。现在社会如此开放,丁克的家庭也有很多,应该不会还有家长认为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吧。”
我在生活中总是和父母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不愉快。每次和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争吵时,我就暗暗地想:我以后绝对不打骂我的孩子,一样可以培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来。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悄悄推移,我的想法从不打骂孩子转变为不要孩子了。毕竟,谁都不希望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吧。我们小时候讨厌父母,总想着和父母对着干,可当我们长大,也为人父母的时候,却开始了对自己孩子的说教,正如当年我们的父母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每个角色似乎都有自己被设定好的剧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身份和角色都在不断地改变。角色一换,你就会拿到一个全新却又无比熟悉的剧本,然后你就按照规则上写的,继续把生活演下去。演着演着你就完了你曾经的角色,然后在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我和当初期望的自己已经离得越来越远;原来,我也逐渐活成了我父母的模样;原来,我开始变得和他们,越来越像。
但有一天,我在书里读到,当代年轻人对于生孩子的看法:既怕老无所依,又怕复制不幸。这句话从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起,就再没有被忘记。是啊,这也是我的纠结。我知道,一个人到老了如果没有子女的陪伴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可悲的事情。但是我也太清楚一个人活在世上究竟要遭遇多少不公,要遭遇多少心酸。我不愿我的孩子这样,我更不想他沿着我曾走过的轨迹,再走一遍,去复制我的不幸。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她坚持一定要个孩子,她认为孩子可以给一个家庭带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我生活在一个二胎家庭里。我是家中的老大,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就在刚刚,妈妈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了妹妹,原因只是她因粗心而没能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和以往一样好的成绩。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妈妈一句句怒骂的语句砸下来。那感觉不像是妹妹在挨骂,而是我。似曾相识的经历,已经不用等到下一代,不幸的遭遇就已经被复制。
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生育的积极性不高,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将缺乏劳动力。于是,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一个家庭只能生一胎的政策实行了很多年,直到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然而,过了不到5年,三胎政策也被提了出来。政策的提出,引起了热议。养孩子,不光是情感上的问题,金钱、责任、教育,一切都是难题。孩子的健康问题:生病了怎么办、教育问题:该不该上学前班、幼儿园去哪一家、小学那所比较好,该不该让孩子去补课、成绩不好怎么办、以及责任与义务问题:自己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责任去养育一束祖国的花朵。这么一个问题,都是成年人的左思右想,都是他们的顾虑与焦虑。
在这些种种问题的背后,便是我的疑问:以后,到底要不要一个孩子?